冰箱不是保险箱!小编搜集了关于冰箱被忽视的9个细节,你中招了吗?
又到“群蚊乱舞”的时候了,关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为你解开。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上午好!
“气候变化”这个专业名词的热度,随着全球变暖也在与日俱增。去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最新数据再次警醒我们,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1880年至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而且人类活动是导致升温的主要因素也被再次确认。也就是说,人类要为气候变暖承担主要责任。那么应对气候变化就更应该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早在2007年,我国就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去年更是把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不过如何全面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客观看待变暖事实、如何采取应对方法,这些在国内大众传播领域还有很多宣传要做。气候变化课题本身也有很多未解之谜。这些都需要相关科研部门与媒体加强合作,把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转化为新闻或科普文章介绍给公众。
中国气象局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气候变化相关重要课题研究。同时,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作为对公众进行气象服务和科普教育的窗口,通过在中国天气网开设“气候变化频道”、组织大型实地考察活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以及出版相关书籍等方式,常年进行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在这期间,我们既是拥有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单位,也是对外传播的媒体,双重身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研与媒体结合的重要性。
全球变暖事实、变暖归因、变暖影响以及应对,是相关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公众迫切想了解的内容。然而厘清气候变化庞杂的原因,并让大家感受到未来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仍然任重道远。虽然通过一些调查发现,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知悉度和支持程度都高于很多发达国家,但了解不够全面细致、缺乏统一有效的行动指引是切实存在的问题。变暖的不利影响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北极熊将失去家园等与我们有距离感的认识层次上,或者单纯地把雾霾归结为气候变暖。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深感如何细致讲述气候变化不仅要讲遥远的北极,更要讲我们身边的影响。同时,还要跨越气象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全面介绍才能真实展现。
因此,我们今年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一同合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系列讲座,希望能给媒体朋友们打开一扇通往气候变化知识殿堂的大门,帮助大家扫清报道中的专业障碍。进而通过广大媒体,把气候变化影响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经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告知给公众。同时,这也是我们与媒体交流的一个机会,以便了解媒体需求和公众需求,为今后我们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提升科普宣传质量提供帮助。
虽然在第一期的讲座中还没有出现气候专家的内容,后面的讲座我们肯定会涉及。也希望今天在座的媒体朋友能每期都参加,直至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的半个专家。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参加我们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考察活动。这个活动也作为本系列讲座的实践内容部分,为记者们提供课堂以外的实地体验。希望大家能跟我们一起呼吁各方更加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多写出好内容的报道,也为我们的气象服务多提意见和建议!
预祝“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系列活动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