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张宜辉与记者谈起红树林时,眼睛里闪现着孩童般的光芒。他在红树林研究上花费了十多年,也打算把自己的未来奉献给这片红树林。
张宜辉在红树林保护区。陆天作 摄影
在滩涂上的摸爬滚打
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海岸边的滩涂上,四个穿着防水背带裤、手拎塑料水桶的身影看起来正在红树林中寻找着什么。他们的装扮像极了去滩涂挖蛏子的人。
过了一会儿,在其中一个男人的招呼下,四个人相互扶持、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滩涂中向岸边爬来。说“爬”一点也不夸张,在滩涂里行走,一个不小心脚就会陷进泥潭,光靠自己是很难拔出来的,要么手脚并用,要么靠与别人搀扶。
红树林生长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其最大的特点是根系非常发达,可以在海水里生长。所以,张宜辉必须在滩涂上“摸爬滚打”。
与导师结缘传承理想
十几年前,张宜辉有缘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开始了红树林科研。谈起导师林鹏,一直笑眯眯地的张宜辉突然眼泛泪光,停顿了几秒之后,他说:“我的导师对他的学生都特别好。他把我带进红树林的世界,让我了解它、爱上它、保护它,我现在一直努力地这么做,是为了传承他的理想和愿望。”而林鹏的离世让中国红树林科研界极为惋惜,也让他的学生们失去了一个指引人生方向的严师慈父。
为了继续导师的事业,传承他的理想,张宜辉更加潜心科研。用他的学生彭丹的话说:“张老师是一个典型的摩羯座,固执、工作狂。”
在去红树林前,记者特地上网查阅资料,只在厦门大学网站找到关于张宜辉的零星一些信息。对此,张宜辉认为他自己“还有很多有关红树林的事情没有弄清楚、搞明白,每次都只是一小步的发现,不值得宣传”。
要说他是工作狂,用这次绿镜头采访活动就可以完美解释。这次我们特意将他从厦门大学请来接受采访,结果他把他的学生一个不落地也带来了红树林保护区。“来一次,就抓住一次的机会,科研是不分时间地点的。”采访完的第二天,张宜辉就带着学生下滩涂了。
滩涂上危险重重
海水每天潮涨潮落,而红树林研究只能在退潮时才能进行。张宜辉每到一个地方之前都会先详细了解当地海水潮涨潮落的时间。“潮水涨上来的话,其实是很危险的。在滩涂里,本来走路就非常不方便,如果潮水再往上涨,就更不容易撤离了。”张宜辉说,“曾经有一次,我们没有精准掌握涨潮时间,但是实验还需要几分钟,硬着头皮抓紧时间把工作做完,然后赶紧撤离。那时候潮水已经涨到大腿的位置了,我的几个学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很没底。”
除此之外,滩涂上有很多暗坑,一脚踩进去就几乎半个身子都陷进去,没有旁人的帮忙根本爬不出来。
说到野外科研遇到的危险,张宜辉笑着说:“这么多年了,我早就习惯了。只是这帮孩子跟着我就苦了。”
梦想实现了一个但还有很多
做科研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宏伟的蓝图,而张宜辉的梦想却很实际。
绿镜头采访团队前往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张宜辉几年前的梦想。“我现在有一个梦想已经实现了,红树林得到了保护,我也有一块可以科研的场所。”张宜辉说。
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搞清楚红树林和护花米草之间的关系。“护花米草是外来入侵物种,而且生长繁殖特别快,对红树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传统的观念里,红树林有防台风的作用,所以一般就认为护花米草会阻碍红树林的生长,是坏的。”张宜辉说,“很多时候,是人类定义了好与坏,但自然生态究竟是如何平衡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由于聊得太过投入,与张宜辉结束谈话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记者不仅对红树林生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张宜辉的坚持和“固执”,也明白了他的学生为什么会说他亦师亦友。(记者王敬涛 汤珺琳 通讯员方秀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