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访谈嘉宾: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气象服务首席段丽、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

访谈主题:气象服务改变生活

访谈时间:3月12日 15:00-16:00 访谈详情

 title    title     
             段丽                                    李小泉

访谈嘉宾:朝闻天下气象主持人成璐、旅游卫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徐丛林

访谈主题:那些年我们一起看天气预报。

访谈时间:3月14日 14:30-15:30 访谈详情

   title      title 
                  成璐                                徐丛林

访谈嘉宾: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资源与环境气象室柳艳香研究员和赵东博士

访谈主题:畅想新能源利用

访谈时间:3月16日 10:00-11:00 访谈详情 

 title  title      
            柳艳香                                 赵东

活动现场

开启气象体验之旅
开启气象体验之旅
世界气象日采访观众
世界气象日采访观众
气象应急指挥车功能全
气象应急指挥车功能全
小讲解员展风采
小讲解员展风采
“我也来当主持人”
“我也来当主持人”
新型观测设备引关注
新型观测设备引关注
气象开放日北京迎春雪
气象开放日北京迎春雪
“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
“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正式启动
河北开放日公众踊跃
河北开放日公众踊跃
与电视天气预报零距离
与电视天气预报零距离
观众答卷忙
观众答卷忙
气象观测场人头攒动
气象观测场人头攒动

图解“天气、气候与水资源”

科普知识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主题的确定依据
主题的确定依据
如何做预报
如何做预报
深度揭秘人工增雨
深度揭秘人工增雨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解读《应急预案》
解读《应急预案》
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如何实现低碳发展
如何实现低碳发展
郑国光提案:加强科普
郑国光提案:加强科普
气象与新能源开发利用
气象与新能源开发利用

社区活动

历届主题

  • 1960-1970
  • 1971-1980
  • 1981-1990
  • 1991-2000
  • 2001-2010
  • 2011-2012

1961年——气象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962年——气象应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

1963年——运输与气象

1964年——气象—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1965年——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气监视网

1967年——天气与水

1968年——气象与农业

1969年——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气象教育与训练

1971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气象国际合作一百年

1974年——气象与旅游

1975年——气象与电信

1976年——气象与粮食生产

1977年——天气与水

1978年——气象与今后的研究

1979年——气象与能源

1980年——人类和气候变化

1981年——作为一种发展手段的世界天气监视网

1982年——从太空观测天气

1983年——气象观测员

1984年——气象为农业服务

1985年——气象与公共安全

1986年——气候变化,干旱与沙漠化

1987年——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气象与新闻媒介

1989年——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地球的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观测天气和气候

1995年——公众天气服务

1996年——气象为体育服务

1997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世界气象组织—50年服务

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2007年——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8年——为了美好的未来,观测我们的星球

2009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2010年——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

2011——人与气候

2012——天气、气候和水 为未来增添动力

不得不关注天气气候与水的N个理由

天气、气候与水的关系

天气、气候与水的关系密不可分。大气循环也是水在大气圈循环的动力。天气气候的正常或异常决定了降水量的正常与否。

水安全与气候变化:事实与数字

淡水是种稀缺资源。发展中国家的水安全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这部分是由于它们的低收入和制度能力不良限制了它们应对变化的水供给的能力。

善用涓滴:水荒造就环境难民
如果不珍惜当下的水资源,我们所处的环境将“遗弃”我们人类自己。到时面临的可能只有“逃离”。
我国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国务院2月16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意见》中确立了“三条红线”,以应对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北京10年抽取地下水=2800个昆明湖

北京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都市。超采数十年,北京已处于一个265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大漏斗上,赫然列入地面下沉城市之一。

河北白洋淀20年经历6次干旱
上世纪60年代后,白洋淀先后历经六次干涸,特别是1983年至1988年连续5年的干淀,让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衰竭。

气象主持人签名照

宋英杰
裴新华
杨丹
赵红艳
王蓝一
冯殊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