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泉,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原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要提问

开放时间:3月20日

上午09:00~11:30

下午14:00~16:00

更多 专家访谈

保护我们的大气臭氧层
臭氧层目前的现状如何?我们能够又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臭氧层呢?

气象宣传片

深度解析人与气候

绿色就业 让更多人成为“绿领”
绿色就业 让更多人成为“绿领”
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绿领”是个陌生的词汇。但在金融风暴后,全球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绿领”成为缓解各国失业的。一场以绿色经济带动就业的新战役悄然打响。
绿色人居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人居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有综合影响,它最初表现为与人居有关的其他因素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人居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居住,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答案就是绿色节能建筑。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全球变暖直接影响健康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全球变暖直接影响健康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会有不利影响,这在许多人眼中或许是个笑话。然而,事实却证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气候变化:让穷人的生存更艰难
气候变化:让穷人的生存更艰难
当季节变得难以预测,环境变得难以应付,因气候变化而生存越发艰难的穷人面临着怎样的窘境?事实证明,不断加剧变化的气候,正让世界上许多贫困地区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图片来源:乐施会)

活动现场

参观北京南郊观象台
参观北京南郊观象台
广州探寻卫星观测
广州探寻卫星观测
河北世界气象日活动
河北世界气象日活动
体验天气预报主持人
体验天气预报主持人
小气象讲解员显身手
小气象讲解员显身手
宁夏气象日活动开场
宁夏气象日活动开场
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和天机一号亲密接触
和天机一号亲密接触
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
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
主持人互动
主持人互动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日参观
中国气象局气象日参观

特别策划:一个孩子眼中的全球变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历届气象日主题

1961年——气象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962年——气象应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

1963年——运输与气象

1964年——气象—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1965年——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气监视网

1967年——天气与水

1968年——气象与农业

1969年——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气象教育与训练

1971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气象国际合作一百年

1974年——气象与旅游

1975年——气象与电信

1976年——气象与粮食生产

1977年——天气与水

1978年——气象与今后的研究

1979年——气象与能源

1980年——人类和气候变化

1981年——作为一种发展手段的世界天气监视网

1982年——从太空观测天气

1983年——气象观测员

1984年——气象为农业服务

1985年——气象与公共安全

1986年——气候变化,干旱与沙漠化

1987年——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气象与新闻媒介

1989年——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地球的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观测天气和气候

1995年——公众天气服务

1996年——气象为体育服务

1997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世界气象组织—50年服务

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2007年——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8年——为了美好的未来,观测我们的星球

2009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2010年——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

气象主持人签名照

宋英杰
宋英杰
王蓝一
王蓝一
赵红艳
赵红艳
冯殊
冯殊
裴新华
裴新华
杨丹
杨丹

科普知识

解读空中云水资源开发
解读空中云水资源开发
森林火灾的预防
森林火灾的预防
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
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
沙尘暴的治理和预防
沙尘暴的治理和预防
郑国光谈气象防灾减灾
郑国光谈气象防灾减灾
深度揭秘人工增雨
深度揭秘人工增雨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主题的确定依据
主题的确定依据
解读《应急预案》
解读《应急预案》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