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降水量持续偏少,2008年10月-2009年2月,我国北方冬麦区12省(区、市)遭遇数十年罕见秋冬连旱,1.57亿亩小麦受旱。其中,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区达到重旱。中国首次拉响Ⅰ级抗旱警报。
197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变暖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化趋势加剧,干旱威胁加重。受自然气候影响,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3亿至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近158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
我国多次遭遇大面积的干旱,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思考。加强干旱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业务建设迫在眉睫。【详情】
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2月初, 我国淮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少,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12省区出现30年一遇干旱,部分地区重旱程度达五十年一遇,河南、河北、京津及黄淮大部分地区持续无雨日数达到100多天, 干旱成为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此次旱灾造成上述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水库蓄水受到一定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如此严重少雨雪干旱的环流条件是什么呢?请看气象专家详细解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