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气象科普专题

2009年6月份的罕见灾害性强对流天气

【字体:   2011-05-17 15:14:16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一、天气过程

2009年6月3日中午开始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和甘肃南部出现三片雷暴区,呈东北一西南向排列,之后加强向东南方向移动,到达河南北部时形成飑线。

3日20一23时飑线在河南北部时发展最强,出现弓状雷达回波,向东偏南方向移动,影响安徽北部和江苏中北部。飑线所经之处造成17一30米/秒的雷雨大风、≥20毫米/小时的强降水和局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飑线4日05时在江苏中东部入海。这次飑线以雷暴大风为主,强降水较少,最大1小时降水量在20一36mm,2站出现冰雹,飑线在内陆历经12小时。

时隔1天,5日14时开始,在山东东南沿海和江苏东北部沿海生成飑线,向南偏西方向移动,在山东东南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等地造成雷雨大风、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雷暴大风的极大风速在17一3l毫米/小时,最大1小时强降水在20~51mm,21站出现冰雹,历时12个小时,6日02时在安徽南部和浙江中部减弱消失。

6月14日14时开始,在安徽北部又生成飑线,向南移动,影响河南东部、安徽中东部和江苏西部。飑线带来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极大风速在17一29毫米/小时,1小时最大降水量20~65mm,18站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30mm。飑线于14日23时在江苏南部减弱消失。这次过程的极大风速稍偏小,强降水偏强,冰雹直径较大,历经仅7个小时。

在这三次过程中,5日下午到夜间的雷暴大风的范围最大,强降水和冰雹也比6月3日的范围大、强度强,14日的强降水和冰雹范围较大。三次飑线都是在35º一36ºN、115º一120ºE区域内生成,向南移动,在29º一35ºN、115º一122ºE的范围内活动,在29º一31ºN、115º~122ºE区域内消失,主要影响河南北部和东部、安徽和江苏等省。见图1。

2009年6月份的罕见灾害性强对流天气
图1 2009年6月三次飑线的生成、活动和消失的区域图

二、环流成因分析

2009年6月份三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环流成因是大体相似的。 从大的环流形势来看,2009年6月东北冷涡稳定维持且活动频繁。东亚中高纬地区5500米高空表现为深厚而稳定的“两槽一脊”型,低槽分别位于巴尔喀什湖西侧和中国东北地区,高压脊位于贝加尔湖附近。图2是2009年6月份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环流形势模型图。
由于在内蒙中部所生成的横槽逐渐东移,槽后冷空气不断向东南扩散。黄淮海平原上空有风速达20m/s的西北气流,越往高层风速明显增大,且风向随高度逆转(由西北风转为偏西风),说明高层冷平流势力较强。
在低层,3000米左右的河南上空有东伸的暖脊,低层有大于20℃的暖中心存在,800米高空上的暖中心达24℃左右。

这样,高层较强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空气之上,就构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条件。

与此同时,在黄淮地区的34°N附近,低层的高空风出现了明显的东北风与西南风交汇的切变线,这种高空风的切变辐合极有利于产生上升运动,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更易触发强对流天气。对应低层切变线地区的地面上为低压槽,地面上的低压槽与低空上的切变线共同作用,促进了近地面层气流的辐合,使得上升运动进一步加强。

分析表明,三次飑线生成的前期,低层1500米以下均出现了明显的偏东风,将东海的大量水汽输送到大陆来,为飑线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水汽条件。随着水汽凝结潜热的释放,大气层结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强对流天气便得以产生。

这样,在对流产生前和对流活动期间,低层辐合上升触发了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从而产生剧烈的上升运动;中高层有干冷的弱下沉气流,叠置在低层暖空气之上导致上下层温差迅速增大,形成明显的不稳定层结现象。一但遇有合适的动力条件,即:较强的风垂直切变,就会发展成有组织的飑线系统。(李小泉)

2009年6月份的罕见灾害性强对流天气
图2 2009年6月份飑线形成的环流成因模型

编辑:潋滟
收藏此页】 【打印

每日调查更多

您最关注最需要的气象服务

我有话说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