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内,我国东部地区不断出现大范围的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公路、水上、航空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上旬,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江淮以及华北平原。中下旬,华北平原、江淮地区及鲁、豫、陕、鄂、湘等地多次被大雾笼罩。22日、31日大雾再次出现,航空和水上交通严重受阻,其中31日武汉、汉口、宜昌和恩施等市的4个机场因大雾导致54个航班延误, 10个航班被取消, 4200多名旅客受阻机场。22~25日,荆州遭遇十年罕见的大雾,持续时间长,能见度低。此外,大雾还加重了空气污染程度,有损人们身体健康。23~27日,湖南北部地区连续5天出现大面积的大雾天气, 31日,该地区再次出现大雾,黄花机场有数班飞机因能见度低而推迟起飞,长常高速公路也因浓雾而被迫临时关闭。
气象专家分析说,雾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近地面层水气比较充沛,即空气中湿度很大;二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气要达到过饱和,即有小水滴的形成;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当这三个形成雾气的原因都存在时,便有了大雾。2000年12月欧亚大陆中高纬度上空的大气环流特征为一浅脊一低压带型,即乌拉尔山与它的西面为一个弱脊,它的东面是极涡南掉形成的低压带。亚洲大部为平直西风控制,在贝加尔湖北面到白令海为极涡和其伸出的低压带。南支槽锋区较弱,槽前气流较平直。在这种环流形势控制下,冷空气活动较弱,且次数也少。
高空环流示意图(D:低压;G:高压)
该月大雾天气出现的主要环流条件是在大陆高压减弱并且东移出海的情况下,低层有明显的暖湿偏南气流出现。 各地的大雾出现的日期、延续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主要的原因却是大体相同的, 即:
1、近地面有足够的水汽条件,湿度较大。其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前期降水较多,近地面空气比较潮湿;另一种是暖湿气流北上带来比较丰富的水汽。
2、气温较低,往往是冷高压过后夜间天气放晴,地表长波辐射较强,或者是有冷平流出现,地面降温明显。气温降低使得地表的水汽容易在近地面与尘埃等粘附,促使大雾形成。
3、发生大雾时,环流场的辐合系统发展不强,没有明显的上升运动。
4、风力不大,风力小使得大雾天气得以维持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