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气候中心2019年5月13日综合监测显示: 5月13日全省有110个站点出现气象干旱,其中43站为重旱,10站为特旱,滇西北大部、滇中及以南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其中西双版纳、普洱、昆明、曲靖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特旱。预计未来7天上述地区仍以晴热天气为主,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
根据上述情况,云南省气象局5月14日12时0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命令,多部门已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目前云南的“烧烤模式”,只缺一把孜然和辣椒面。干!热!这是2019年春夏绝大多数云南人的直观感受,与之相伴的,是此起彼伏的森林火灾。每年春夏季节、雨季来临之前,原本就是云南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时期,云南境内尚有数场森林火灾正在紧张扑救中。
数据一:气温偏高1.18℃
2019年3月1日-5月7日,全省平均气温18.1℃,比往年同期偏高1.18℃,但在近5年中不是最高,平均气温偏高的幅度次于2015年的1.2℃。
数据二:气温偏高集中在滇东
气温偏高明显的地方集中在云南的东部地区,比历年同期偏高了1℃以上,宜良、弥勒、澄江等地气温偏高的情况更明显,偏高了2℃以上。以元江为代表的河谷地区,多次出现了最高气温超40℃的高温天气。
数据三:降水偏少42%
全省平均降水量54.2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42%,是近5年降水偏少最明显的年份。除了昭通、文山边缘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都偏少。偏少明显的地区集中在楚雄、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地,这些地区的降水大部分都偏少了20%以上,少数地区甚至偏少了50%以上。
5月10日,云南省气象台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监测,滇西北东部、滇中及以南大部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其中普洱、西双版纳、昆明、曲靖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特旱。预计未来7天上述地区除版纳、普洱的东南部边缘外仍无有效降水,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
来自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旱情已至超200万亩作物受灾。目前云南的季节性干旱已对春耕生产带来了明显影响,截至2019年5月6日,全省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211.46万亩,成灾43.56万亩,绝收2.17万亩。
红河州红河县梯田干旱,秧苗受灾。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与往年比较,今年冬小麦生产气象条件差于去年、接近5年平均状况。油菜主产区气温偏高,热量条件利于油菜产量形成,但降水偏少,油菜单产可能受春旱影响,今年油菜生产气象条件略差于去年,但好于近5年平均状况。冬玉米正处于乳熟期、蜡熟期、成熟期至收获期等不同生育阶段,气温偏高导致虫口密度加大,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危害,导致局部地区冬玉米虫害加重,势必影响产量。
元阳县牛角寨乡受灾的玉米苗
当下,烤烟正处于移栽期,而水稻则处于关键的育秧和移栽期,若干旱持续发展,影响作物播种移栽,将直接影响作物生长量和经济产量。
元阳县沙拉托乡受灾的经济作物苗
此外,经济作物也不同程度受到干旱影响,如鲁甸樱桃、开远蜜桃、泸西高原梨等局部地区果树受暖冬影响花芽分化,出现开花不整齐、花量少、发芽抽枝不整齐,坐果率低等情况。特别是3月初和4月初,鲁甸、镇雄、石林、个旧、石屏等局部地区遭受低温冻害,造成苹果、梨、桃等果树落花落果,预计产量较上年减少20%左右。部分地区茶园春茶鲜叶采摘量较上年偏少,采摘期较上年偏短。
元阳县俄扎乡玉米苗干旱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建议:针对目前干旱情况,全省各地要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以“水”为源头,算好“水”账,以“水”布局。对于水田来说,本着“有水种稻、无水改旱”的原则,选择最佳节令调整种植结构,确因旱情持续发展需要改种的,要及时改种玉米、薯类、大豆、杂粮等旱地作物。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加强旱情监测,提前检修灌溉设施。积极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旱育秧及工厂化育秧,优先保证育秧用水及秧苗培育。在有水源条件的田块,采取一切措施集中有限水源浇水保苗,推广喷灌、滴灌、垄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尽保,减轻干旱损失。喷施抗旱保水剂,降温增湿,为作物叶片提供必需的水分及养分。推广传统农艺抗旱保墒,及时采取耙耱、镇压、盖膜、免耕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墒情,努力创造墒情条件适时播种。(文/雷波 图/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