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绘画创作有其技术和材料上的特征,这一点许多专家都做过精彩而充分的论述。尤其是西藏当代画家们,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不仅对此作了清晰细致的分析,而且熟练地掌握了基本技术,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唐卡实际是一种精神性绘画。精神性绘画,是指画出来的东西并不是我们在表面上看到的形体、色彩和对象,也不是标题所标示的内容,而是通过形体绘画达到一种能指、象征和隐喻。所谓能指,是指一画出来观众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如果还不够明白,还会加强符号的特指性以及文字说明来加强这种指代符号的清晰程度;所谓象征,是指形体和画面并没有特指的意思,而观众——生活在藏族区域和了解这种绘画形式的人们,一看就能够理解这个形体和画面实际上有一个他们熟悉的含义在里面,由此而引起特殊的感觉和共鸣;所谓隐喻,是指作者在作这幅画的时候,为这幅画专门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特殊形象,其中可能表达了作者自己隐秘的意思,甚至有时这种意思是在潜意识中,连作者本人都未必清晰地意识到,也可能表达一种秘密的符号,这种符号只有在与之相关的系统中的人才能够理解,唐卡就是由这样复杂的系统所形成的一种神秘的绘画。所以唐卡看起来是一幅画,其实里面包含着深刻而微妙的意义。
由于唐卡早期主要运用于宗教领域,因此它带上了神圣的性质。也就是说,旧唐卡中并不表达过多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我肉身的情绪关系——这些都经过克制和信仰的陶冶,指向超脱和崇高的理想境界和精神高度。所以唐卡的这种复杂系统又是有指向性的系统。
西藏传统唐卡艺术的神圣性原则不仅仅是一种过去的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其神圣性原则对当今藏族地区的城市化、现代化,对国内其他地区和文化,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有启迪性。从唐卡艺术的神圣性原则性质上来看,是一种非我的艺术和非肉身的显现,这与汉族地区的传统艺术构成了明显的对比。也就是说,从事水墨画和书法的人看待唐卡艺术,只能偏重理解自己可以把握的部分。在西藏的曼陀罗和其他神像的画面中,每一个图形都有特别的含义,如果不了解佛教的思维结构,不了解西藏人对佛教的解释,不了解佛教传入前本教的传统图像,是不能弄懂这些含义的,这些含义中“非我”的指向十分明确。在书法中,同样的文字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我意”,而唐卡中的法器符号都为了表述同一个含义,这种含义是教义赋予的,绘画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去显现这个含义。从书法的角度看,越是“有我”越高明;从唐卡的角度看,越是“无我”越成功,这个区别在现代又转化为更为深刻的层次。
波恩大学有一个研究所,一直从事这些图像的整理和编排,仔细考据每个图形和画面的结构关系,编了许多卷《西藏图像志》,并附有稽查的索引。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曾委托我提出动议,在西藏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建立一个藏族图像数据库,全面收集和整理唐卡艺术系统的伟大遗产,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也愿意为此建立专项基金,来推动这项文化工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唐卡艺术的神圣性原则不同于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消费原则。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较重,今天都市人的精神生活已经不再是书法精神(自我表达、自我寄托)占主导地位,而是通过文化消费获得感官上的放松,以释放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研究更深层次的精神问题,比如对生与死的思考。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西藏唐卡艺术对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来说是一个弥补,它以“非人间”的方式,以天界的生活——也就是对非现实生活的想象,来展示人生的另一种意义。
西藏唐卡艺术的“非人间”价值,是指唐卡艺术不仅给人以艺术感官上的享受与欣赏,同时也通过绘画艺术给人以一种精神上的希望。旧西藏,由于社会制度的极端落后和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人们的现实生活十分悲苦,寒冷、饥饿和无休止的劳累使人们一直在反思“活着有何意义”?人生“到哪里去”?不少唐卡画面就是走向彼岸的路线图,在中心四周的每一层图案都是表示修行的历程,一步步地走过去,走向圆满之地。唐卡画中包含了画师对美好未来的理解和具体解释,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幽静深沉的意境里,使心灵受到浸洗,意志受到抵砺。
笔者以为,今天研究唐卡艺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是研究人生理想实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社会生活环境导致的心理不平衡,是现代生活的一大通病。当看到电影里的英雄时,便觉得自己羸弱;当看到美人时,便觉得自己不漂亮;当看到土豪时,便觉得自己是个贫穷的人……西藏唐卡艺术的图像,让人觉得英雄只是人间的光荣,美人只是爱慕的对象,财产只是身外的暂时铺垫,同时还有一个让你真切感受到的理想之境,那里有你的希望。因为希望,寻常的生活就会变得幸福,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觉,西藏唐卡艺术正是以这种非肉身非入世的图画。
我认为,新唐卡正在继承这样一种传统和理念,不同的是将其指向的这种神圣性回归在现实世界之中,把人民对幸福的向往与国家的兴旺发展结合起来,将现实社会的伟大梦想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替代了原来神的位置。而其神圣性的微妙之处就随之扩大,扩大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扩大为借助对现实形象和现象的描述,再赋予其能指、象征和隐喻的功能,使其具有画面表面之下的更为深刻和内在的含义。
作者 吴宁 编辑 张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