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首位自然地理学博士除多:拳拳学者心 浓浓桑梓情
他出生于西藏一个偏远山村,在南京和北京共求学十年,用十五年的时间出版了一本著作,35岁才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主持参与过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被各种荣誉光环所笼罩。西藏气象局首位博士、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技术三等奖、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气象青年科技人才奖、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奖……
他叫除多,一个少见的藏族名字。而“除多”在藏语里则有“灵巧聪慧”之意。除多告诉记者,这个名字是爷爷起的,现在看来,确是实至名归。
卖掉耕牛踏上求学之路
1969年11月,除多出生在西藏白朗县的一个偏远山村,环境虽封闭,但除多求学之心从未放弃。1985年,除多从西藏江孜中学毕业,考取了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全家都为此感到兴奋而自豪。
然而,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临走的时候,学费还没着落。”除多说,“家里最后把仅有的一头耕牛拿去卖掉了”。怀揣卖牛得来的200元钱,除多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那时候是夏天,到成都的时候,我还穿着毛背心。”回想起当年的趣事,除多自己也笑了起来。
对于第一次走出西藏的除多来说,还有更多的差异需要去适应。“在西藏的时候,冬天也很冷,但是不长冻疮。到了南京,穿着棉大衣,冻疮反而长个不停。”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允许,除多告诉记者,五年中他只回了一次家。为了节省开支,他还从家里带了很多糌粑,想方设法地节省。
谈到这些时,除多都是轻轻带过,没有刻意去夸大这些艰苦的条件。大学毕业后,除多回到西藏,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工作,“我主要做的就是气象预报”。带着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兴奋,除多尽心尽力,充分利用大学所学,每天出色地完成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坐着轮椅去考试
90年代初,除多在气象局里可谓是佼佼者。然而,在一次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专家合作项目时,他发现自己的差距非常大,“我做的更多是机械化的工作,真正的科研涉入非常少。”除多决定继续学习深造。
1998年,经过充分地准备,除多成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生。读研期间,他不仅通过了研究生英语资格考试,还考上了硕博连读生。
在求学中,除多付出了多于常人几倍的努力。因为学习的时间过长,经常坐在图书馆里,除多的脚部产生了疾病,严重到需要坐着轮椅杵着拐杖去参加专业考试。有一次的考试甚至是在寝室里完成的。问他值得么?除多腼腆地笑着而不答。
虽未作答,但从他近年所完成的以及正在参与的各项科研项目中,我们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在《大气科学》、《气象》、《气象科技》、《西藏科技》、《西藏气象》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完成了《西藏高原大气臭氧与紫外辐射研究》、《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遥感动态监测项目二期技术报告》、《西藏高原植被覆盖的季节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研究》等五项项目报告;多次受邀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专题报告。
十五年写成的一本书
除多没有因为成功而浮躁,他对于学术与科研的态度是严谨的。十五年的时间可以做什么?除多用十五年的时间写了一本著作——《山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以西藏拉萨地区为例》。
“这本书所承载的是十五年的一个系统研究,是我十五年工作的一个总结。”除多说,“每一个字都校正了四五遍。一本书不是论文也不是报告,它的内容必须翔实,数据必须真实,证据必须充分。”这种严于律己、踏踏实实做研究的态度,一直鞭策着除多。
野外考察的工作非常辛苦。1991年底,除多投入到了由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所共同承担的自治区重点项目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环境遥感动态监测项目。
“那时候我们是夏天考察冬天做报告,‘一江两河’地区的18个县,只要车子能去的地方都做了考察。”
野外考察很辛苦,回来后的描图工作更辛苦,地形图数字化的过程非常复杂。因为描图时必须站着进行,把纸上的东西一条线一条线地弄到计算机里,除多说,“腰酸腿疼”是少不了的。“虽然很辛苦,但是那时候做的数据现在也是可以用的。”
博士毕业时,除多有各种机会可以留在北京或者出国。然而,他最终选择回到西藏。“这里是我的故乡,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有养育我的父母,还有关心我的乡亲,我要把所学回报这片沃土。不为名利,只想学有所用。”除多告诉记者,他不善言辞,但所做都是真心的。“西藏缺人才,我必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