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452B的艺术家概念图,或许这就是我们下一个家园。
第七次开普勒候选者目录的一个独特特征便是它首次自动化了对类似过境信号的评估。每一个柱的整体高度代表了开普勒兴趣天体(KOIs)的整体数量。灰色区域展示了那些因为时间限制而无法评估的数量,这包括在之前目录里评估的KOIs,这些时间限制多半是因为人为评估施加的。由于第七次目录里新添加的自动化程序,所有的KOIs都被评估了。产生的结果便是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更加统一的使用了整个开普勒数据集的候选者目录,这将促进对银河系里宜居区里小行星数量的更精确估计。
暗绿色区域代表了宜居带的乐观估计,而浅绿色区域代表了可居住区更保守的估计。行星候选者被绘制在图表里,纵轴是恒星的表面温度,而横轴则是行星候选者从宿主恒星里获得的能量。黄色的开环显示了第七次目录里的新行星候选者。蓝色开环则代表来自之前目录的候选者。闭环代表了根据后续观测而被证实的行星候选者。
随着发布第七次开普勒行星候选者目录,现在已经有4696颗行星候选者,比2015年1月发布的前一个目录增加了521个。蓝色的点显示了之前目录里的行星候选者,而黄色点显示了第七次目录里新增的候选者。由于检测技术的改进,在不同时期不同大小的新行星候选者被陆续发现。值得一提的是,新候选者中有七个大小与地球相当,且位于更长的轨道周期,它们或可能是一个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岩石行星。
然而,由于它比地球大60%,它质量很可能是地球的五倍,这将为针对逃逸的温室效应提供了大约5亿年的额外保护。开普勒-452b还将有60亿年位于恒星宜居带的时间,这比地球的更长。
现在开普勒-452b从母星里接收到的能量比地球从太阳里接收到的多10%。如果开普勒-452b的质量与地球相同,那么它位于面临逃逸温室效应和丢失水库存的边缘。
自2009年发射开普勒升空以来,在恒星宜居带已经发现了12个大小小于地球2倍的行星。根据相对恒星的温度以及在公转轨道接受到的恒星能量,这些行星被绘制在图表里。浅色和暗色区域暗示了保守和乐观的宜居带。蓝色盘的大小暗示了这些系外行星彼此的相对大小,地球、金星和火星也被放在图表里作为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所有系外行星都环绕着比太阳更冷却更小的恒星。开普勒-452b是第一个位于G型恒星宜居区的、体积不到地球2倍的行星。
开普勒-452系统的大小和规模与开普勒-186系统以及太阳系的对比。开普勒-186是一个微型太阳系,它可以全部塞进水星的轨道里。与开普勒-452或者太阳相比,开普勒-186的宜居带非常小,因为它是一个更小更冷却的恒星。开普勒-452宜居带的大小和范围几乎与太阳的一样,但略微大一点,因为开普勒-452更老、更大和更明亮。开普勒-452b的大小和轨道与地球轨道几乎一样,他的公转周期为385天。
这张艺术家概念图描绘了行星开普勒-452b的可能表面。可居住区是指位于恒星附近的区域,在那里温度非常适合水的存在——这是生命已知的必要元素。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开普勒-452b是否支持生命的存在。有关这颗行星已知的信息是它大约比地球大60%,属于名为“超级地球”的行星。虽然它的质量和组成部分尚未确定,之前的研究表明开普勒-452b更可能是岩石表面。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为385天。这颗行星的恒星位1400光年远的天鹅座。它是类似太阳的G2类型恒星,几乎有着相同的温度和质量。这颗恒星60亿年老,比太阳还要老15亿年。随着恒星逐渐衰老,它们体积会增大,释放出更多能量,温暖它们的行星。
在过去的六年里,美国宇航局开普勒项目搜寻着小型可居住行星。第一个比地球更小的行星开普勒-20e发现于2011年12月,它环绕着一颗比太阳更冷更小的恒星,公转周期为6天。但它异常炙热无法维持大气层或者液态海洋。开普勒-22b在同一月被宣布发现,它是位于类似太阳的恒星的可居住区的第一颗行星。但它体积是地球的2倍,因此不太可能拥有一个固态表面。开普勒-186f被发现于2014年4月,是第一个位于小型冷却M矮星宜居带的地球大小行星,这颗M矮星大小和质量大约是太阳的一半。开普勒-452b是第一个位于恒星可居住区的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
北京时间7月24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网表示,7月23日美国东部时间中午美国宇航局召开新闻电视会议宣布行星搜寻项目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新发现。1955年发现了第一颗环绕类似太阳的恒星的系外行星。系外行星,尤其是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在21年前还属于科幻小说里的范畴。近日,在获得了几千项发现后,天文学家站在即将发现人们期待上千年的事物——另一个地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