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凸显出执行《巴黎协定》的必要性和加强完善该协定的紧迫性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屈辰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8月下旬,随着处暑时节的来临,炎炎苦夏终于渐行渐远。“空调续命”“地球发烧”,这个夏天留给人们的炎热记忆颇为深刻。7月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不少地方持续极端高温。不仅如此,全球部分地区的持续暴雨和台风,也让人们感叹近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之高。
今年极端天气有何特点?我国乃至全球多地持续“高烧”原因何在?未来全球气候会如何演变?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李维京。
《瞭望》:今年夏天,我国乃至全球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哪些特点?
李维京:今年夏天,在全球范围内,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一方面,高温是夏季多见的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极端性强、影响面大。今年夏天以来,北半球的欧洲、北美以及我国所处的东亚多地遭遇高温。
根据监测,7月以来,北极圈内一些气象站气温已超过30℃,连续3天平均最高气温处于历史最高点;瑞典的干旱与创百年纪录的高温引发多处森林火灾;英国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创半个世纪以来最干旱夏天的纪录;7月14日,意大利罗马最高温直逼40℃;北美地区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遭遇几十年罕见的连续高温;美国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等多地气温突破历史纪录;同处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出现大范围高温热浪,导致近百人死亡、上千人中暑。
7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及陕渝川黔滇等多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具有极端性强、日数多、面积大、时间长、最低气温高的特点。
1.高温极端性强
7月以来,全国超过100个气象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出现在甘肃、湖北、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
2.高温日数多
7月9日到8月5日,中东部及陕渝川黔滇区域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8.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并列第二多(与1971年相同),仅次于2017年(9.4天)。
3.高温面积大
7月20日,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影响面积达160.7万平方公里,日最高气温38℃以上高温面积达13.4万平方公里。
4.持续时间长
7月9日到8月5日,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长连续高温日数为5.2天,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仅次于2017年(6.4天)和2003年(5.4天)。
5.日最低气温高
7月9日到8月5日,我国中东部及陕渝川黔滇区域平均日最低气温达23.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最低气温≥26℃的日数为6.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
另一方面,和常年相比,今年夏天,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北多南少”,局地强降水极端性显著,多地出现大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
夏季以来(6月1日到8月14日),全国平均降雨量28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七大江河流域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海河、黄河、松花江和珠江的流域平均降雨量分别偏多18%、17%、12%和3%,淮河、辽河和长江的流域平均降水量分别偏少19%、17%和7%。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偏少19%,而黄河上游明显偏多。例如,我国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夏季以来的暴雨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直接经济损失约133.3亿元。
从世界范围看,7月初,日本西部连降暴雨,有15个观测点降雨量三天超过1000毫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200多人伤亡;东南亚降水也较多,短时强降雨多发。
与此同时,今年夏天,台风扎堆来袭。
以往到8月结束,大概平均有13~14个台风,但今年较以往偏多。截至目前,整个西太平洋已生成20个左右的台风,已有8个台风在我国登陆,且北上深入内陆的台风比较多,影响大,路径比较怪异。
《瞭望》:出现极端天气的原因有哪些?
李维京:任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受一个因子、一个事件的影响,而是受多因子协同影响。今年夏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原因有四:
1.全球特别是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
今年4月拉尼娜事件结束后,夏季中东太平洋海温维持在正常状态,印度洋海面温度偏低,西太平洋暖池地区,即菲律宾附近的海温很高。这样的海温分布型,有利于夏季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异常偏北、偏西、偏强,平均强度超过常年同期一倍,使得我国今年夏季主要多雨带位于东北、华北、西北到西南地区,特别是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出现持续洪涝灾害,而江淮流域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和夏旱。同时,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也使得今年生成和登陆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台风异常偏多。
2.大西洋的海温三极子指数异常偏高,
有利于形成中高纬度的平直西风环流,使得夏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不是很强。入夏以来,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冷空气“龟缩”,极区冷空气向南扩散的活动明显偏弱。
3.从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青藏高原的积雪偏少。
青藏高原对大气持续性加热,是使得东亚夏季风偏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的原因之一。
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有利于大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偏北。
所以说,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瞭望》:如何看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李维京:以今年台风偏多为例,全球气候变暖后,变暖最快的是大陆。大陆温度升高有利于大陆热低压的增强,而大陆气压变低又有利于吸引台风登陆。换句话说,与海洋相比,夏季地表温度更高,气压更低。全球气候变暖后,大陆温度比常年更高,更有利于台风登陆影响我国。
再以今年高温频发为例,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风险加剧,是极端高温天气事件频发的大背景。全球气温上升速率呈不对称性,一方面,北方升温速率高于南方,这表现在今年夏天北方高温的极端性要高于南方;另一方面,最低温度的上升速率高于最高温度的上升速率,这表现在虽然高温日数是1961年以来第三位,但最低温度却是1961年以来最高的。最低温度高,意味着夜间温度不返凉,加重了炎热程度。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究表明,1951年以来我国平均温度和极端温度都呈显著升高的趋势,极端高温呈现出强度更强、出现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的特点。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计未来我国乃至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将会增多。
特别是我国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出现概率会大大增加,到2025年左右至少有一半的夏季,可能出现长时间的高温热浪事件。
国际上也已有研究表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年增加,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同时,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这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同样是有影响的。
但是,也不应说出现某一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归根结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形成,是多因子影响的结果,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原因之一。
《瞭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应如何应对?
李维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给人类健康安全、农业系统、能源系统等带来更高的风险和挑战。
1.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发布的《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增强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显示,发生在中国的各类自然灾害中,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关的灾害占70%以上。1990~2015年,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达3500多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2300亿元。
2.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比如,今年东北北部、西部降水多,但辽东半岛降水较少,对东北农作物生产造成影响。
3.对能源、电力、交通系统带来安全风险。
在高温热浪的情况下,有些地区的发电量增加很多,负荷增大,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一系列挑战。
从国家层面看,当前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比如,台风登陆前,能够提前预警、转移相关地区的群众,降低了可能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人们防灾减灾的风险意识也逐年提高。
下一步,一方面应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抗御和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比如,从城市来看,城市建设应提前布局、预先论证,改进防汛设施,提高防汛标准,减少“城市看海”现象;从农村来看,要提高防汛意识,农房建设要考虑排水设施,做好防洪预案。
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瞭望》:极端天气频发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启示?
李维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凸显出执行《巴黎协定》的必要性和加强完善该协定的紧迫性。《巴黎协定》的核心内容,正折射出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担忧。因此,全人类必须共同维护《巴黎协定》的科学性、严肃性、长期性,遵守其内容。
如今,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确实有一些影响,但也要看到,这只是美国现任政府所作的选择,未来是否会重新加入仍有变数。而另一方面看,美国退出后,并没有出现一大批的追随者,这说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非常认同《巴黎协定》,这也为执行《巴黎协定》和加强完善该协定,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