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清明,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时,大约在每年的公历4月04-06日交节。即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进入清明节气,今年是4月4日。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亦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斗鸡、荡秋千、蹴鞠、吃鸡蛋、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但很多已失去了节气的印记,许多活动变成了随时随地,而不仅仅是节日的独有,比如放风筝、比如荡秋千。
风俗流变,虽然一些亲近自然的习俗和玩法逐渐消失或者慢慢演化,但时至今日,鲁西南地区清明节的扫墓、踏青、插柳、吃鸡蛋等这些个核心内容始终得以传承。
吃鸡蛋。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日食品。鲁西南一带流行吃鸡蛋,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称为吃“节蛋”。
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又象征圆圆满满;有的还说,吃了这时煮的鸡蛋,就一年不会头痛。
古代,我们是农耕民族之国,对农业民族来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希望也播种幸福。
扫墓。清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为亡故的亲人扫墓,纪念先祖。从古至今,祭奠先祖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清明祭祖,感激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先祖和亲人,同时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承前启后!
每年的清明前夕,各种媒体报道的多半是与祭扫相关的。比如交通,比如防火,比如文明祭扫,等等。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有的夜间也放。春分有放风筝的习俗,清明亦如此,整个春天,阳气上升,非常适合放风筝。
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描写的就是这一景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踏青。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之前是春分,之后是谷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之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春游的大好时光。
这个时候,人们就会走向田野,向上苍祈祷民族的繁荣兴旺,同时放松自己,亲近自然。因此,清明又叫踏青节。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还有的说法是清明节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纷纷插柳戴柳用以辟邪;还有说用以纪念“介子推”的。
清明节气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