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气象工作始于 1951年,并成立县级农场气象观测站,1982年成立莱芜县气象局,1994年5月地级莱芜市气象局挂牌成立,在山东省气象局和莱芜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莱芜市气象局现有在编职工30人,中共党员20名,大专以上学历占93%,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10名。
近年来,莱芜市气象局牢固树立“强化气象服务,造福莱芜人民”的宗旨,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2008年连续五年获全省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优秀达标单位,被省人事厅、省气象局评为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被省局授予业务明星单位、气象测报业务管理先进单位、全省气象测报业务竞赛团体第一名、山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五星级明星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实绩考核先进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200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气象预报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根本,以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努力为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发展地方经济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在服务手段上,建有莱芜决策服务系统、手机短信预警平台等,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实施跟踪服务、现场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公众气象服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纸、手机短信、“12121”等媒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人体舒适度指数、紫外线辐射指数、晨练指数、感冒指数、郊游指数、穿衣指数等指数预报以及城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积极寻求气象优势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途径,将专业预报服务产品、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延伸到农业、烟草种植、旅游、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电力通信、钢铁、煤炭、矿山等行业,深受广大客户好评。
人工影响天气。坚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合理开发空中水资源。自1998年开始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来,年平均作业15次以上,增雨15—30%,效益之比达到1:80。为烟叶防雹、农业生产、水库蓄水、植树造林、净化空气等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市局配备有人工影响天气专用车3部、火箭发射系统3套,为莱芜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气象现代化建设。建成了现代化天气会商室、713C天气雷达站和22个区域自动观测站,建立开通了省地交互可视化会商系统、完备的综合信息网络系统、莱芜决策服务网以及移动气象台,开展了紫外线、酸雨等大气特种观测项目,提高了全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
防雷减灾。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和管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了市政府行政审批中心统一审核、统一管理,使莱芜的防雷减灾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每年防雷主管部门对全市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有效地避免了雷击灾害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依法行政工作。成立了气象行政执法支队,自觉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每年都邀请市人大代表视察气象工作,检查气象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积极组织开展执法活动,与市建委、安监局、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大检查,依法整顿和规范全市气象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以及气球施放、防雷管理等工作,增强了执法能力,优化了法制环境,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