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未来一段时期,北方大部仍无明显降水,冬麦区旱情一时难以缓解,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冬春连旱。
河南连续104天无有效降雨 “旱魔”肆虐
自去年10月24日至今,河南省已连续104天无有效降雨,累计降水12.6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 %,为1956年以来同期降水量第3个最少年份,同期全省气温较常年偏高2摄氏度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多个地区出现了极度干旱。对此,河南省气象局于1月29日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这是实行气象预警发布制度以来,河南省第一次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这也是干旱最高级别的预警信号。
河南开封遭遇严重干旱
据河南省气象局卫星遥感监测,全省受旱面积已经达到了63.1%,遭受了自1951年以来的特大旱情。相关部门统计还显示,目前全省小麦受旱面积达4150多万亩,其中严重受旱700万亩,有50万亩出现麦苗枯死现象。
安徽出现1961年以来第三个最严重的秋冬旱年份
自去年9月至今年1月31日,安徽沿淮淮北地区降水量仅为8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29毫米;合肥以北地区的降水量也比常年少5成以上,其中,沿淮淮北中西部地区少8成以上。全省共有30个市县降水排在历史同期少雨年的前5位。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连续无雨天数分别达103天和101天。降水持续偏少使沿淮淮北出现秋冬连旱,是1961年以来第三个最严重的秋冬旱年份。
安徽利辛县永兴镇双龙村一片干旱的麦地
卫星干旱监测结果显示,淮河以北出现大范围轻到中旱,部分地区重旱。气象干旱指数分析也显示,安徽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东部,都出现了中到重等气象干旱。而发生干旱极端气候事件的大部分市县,都属于小麦主产区的阜阳、淮北、亳州、宿州和蚌埠市。
同时,冻灾“火上浇油”。据介绍,去年入冬以后,安徽在12月和今年1月先后遭受两次寒潮袭击,沿淮淮北最低气温普遍达到-10℃到-12℃。寒潮天气造成旱冻叠加、寒旱并存的不利局面,给受旱小麦带来不同程度的冻害。
除河南、安徽外,北方其他冬小麦产区也在同样遭受干旱困扰。像山西,自去年入冬以来,降水量持续偏少,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受旱面积已达3274.4万亩,其中农作物受旱面积818.45万亩,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78%,严重受旱面积230万亩。河北省自11月以来平均降水量也是不足2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90%,受旱农田达到3500多万亩,其中冬小麦15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