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暴雨(资料图片 来源:中新网)
1991年5月19日至7月13日的56天里,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普遍在500毫米以上,太湖流域一带500~700毫米,江淮大部地区200~1000毫米。与常年相比,江淮大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部分地区降水量是1949年以来同期降水量的最大值。
这次暴雨来的早,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滂沱大雨注满溪河沟道,大小湖泊水库相继漫顶,洪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奔泻而下,淹没了安徽、江苏等省大部分土地,注入城市,吞噬村庄。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29.56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大洪水;长江下游支流滁河两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太湖水位最高达4.79米,超过警戒水位1.29米,比1954年最高水位还高出0.14米。暴雨导致的洪涝给安徽、江苏带来了严重的灾害,这次暴雨洪涝还波及到湖北、河南、湖南、上海和浙江等省市的部分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这7个省市受灾人口达1亿以上,受灾作物面积1500多万公顷,绝收24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亿左右,其中江苏237.6亿元,安徽275.3亿元。1991年江淮雨季早、雨势猛、持续时间长的原因是什么呢?气象专家分析指出,这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有关。通常在这个高压控制区内,天气晴朗少雨,而在它的北侧,由于它的阻挡,北方冷空气不得南下,而南方的暖湿空气却会在它的气流引导下来到它的北侧,这样,冷暖空气交汇极易形成暴雨,因此,高压北侧往往成为多雨区。1991年,副热带高压出现了“反常”,比常年早20天即于5月中旬末北跳到北纬20~25度之间,使得江淮地区也提前进入多雨期,这个高压不仅提早北跳,而且强盛稳定,加上1991年5~7月北方冷空气活动也很活跃,频繁地与暖湿气流交汇于江淮地区,从而造成了这一带持续性的大暴雨。
在气象学中,把5~7月长江中下游的降雨称为梅雨。1991年江淮提前入梅,降雨分为三段时间,有人称之为"三度梅"。第一阶段5月19~26日,江淮一带出现大雨到暴雨,河南、安徽等省部分地区雨量达150~500毫米,偏多5~10倍;第二阶段6月2~20日,江淮及太湖流域接连出现4次大雨、暴雨或大暴雨过程,总降雨量普遍有130~410毫米;第三阶段6月29日到7月13日,江淮、太湖流域以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连降暴雨或大暴雨,总降雨量普遍有300~500毫米,其强度比第二阶段还要大。为保证淮河沿岸城乡和津浦铁路安全,减轻下游洪涝灾害,王家坝曾两次开闸向蒙洼蓄洪区防水,太湖太蒲闸建成30多年首次启闸泄洪。但是由于雨量太大,洪水太大,仍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