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地理教科书认为,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片夏季高温区,如南京、武汉和重庆,一年中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子达2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所以人们也称这三个城市为“三大火炉”。
武汉“火炉”之称源自民间
严格来说,“三大火炉”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并没有科学的定义,和确切的气象数据支撑,也就是说,从气象学观点来说,“火炉”只是个历史名词,而非科学名词。
那么,武汉是如何被冠以“火炉”名号的呢?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是武汉市特殊的地理环境。武汉三面环山,一面敞口,呈“凹”字形地理布局。由于地处长江中游,每年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云量稀少,辐射强烈,会出现几段持续性的晴热天气,并且市内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会将整个城市罩住,使其像一个“蒸笼”。其次是商贸往来利于传播扬名。武汉历史上是有名的商埠,商贸往来频繁,由于以前交通不发达,水路交通是最便利的交通形式,南来北往的商贩口口相传就将“火炉”的名气传播出去。另外,武汉自1907年建立了气象观测站,至今已有百年气象资料,其“热”名也就较早地凸显于世。
武汉“热”名远扬可谓久矣,但“火炉”之称始于何时,却无从考证。在古代没有气象观测数据证明的时候,人们只能凭“体感”。文献记载,武汉历史上确实“体感”热。早在宋代,诗人陆游在其《入蜀记》中,就记载了他路过武汉时难耐暑热的情景。清道光年间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也有“后街小巷暑难当,有女开门卧竹床。花梦模糊蝴蝶乱,阮郎误认作刘郎”的诗句,后来有人把后两句改作“短裤汗衫君莫笑,露宿为的是乘凉”。“竹床阵”甚至演化为武汉的民俗,远近闻名。
武汉曾经有过给“火炉”摘帽的动作。2007年,凤凰卫视著名的气象节目“凤凰气象站”中,气象员评出了新“火炉”城市的前三名,它们分别是福州、广州、杭州,至于老四的位置,还有待定夺,老“火炉”武汉、重庆以及“新丁”上海、济南都是候选大热门。此前,重庆、武汉和南京曾陆续宣布拒绝“火炉”称号,并禁止媒体报道使用“火炉”称号。
武汉高温特色及其原因
气象专家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全国夏季的高温中心发生了改变,高温的轨迹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以及华南地区。而包括武汉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气温虽然也有上升,但上升趋势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武汉还出现了气温下降的势头。分析武汉市1951-2006年气候资料可发现,在过去的56年间,武汉6-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下降了0.2℃,其中最炎热月份之一的8月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0.9℃。翻开武汉的气象历史,可以从1957年到2006年半个世纪的武汉气温资料中发现,50年来7月平均高温日(高温达35℃以上者)为10天。大多数年份为“凉夏”,如1963、1970、1980、1982年,高温日只有3天;1983、1985和1997年只有4天;1993年只有2天;1973、1986、1987年只有1天高温;1974年和1954年7月根本就没有高温日。气象部门统计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武汉平均10年出现1次“凉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平均2~3年出现1次“凉夏”,极端高温天气明显减少,还出现了7个“极凉年”。
但是,为什么人们感觉武汉还是热?甚至有人还戏称“武汉”为“捂汗”呢?气象专家认为,武汉热,热得有“特色”。一是夜间温度高、温差小;二是空气湿度大、风力小,导致人体散热不畅。
造成这种“特色”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也有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的原因。2008年最新的研究表明,武汉“城市热岛”近年来强度增速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整体或局部温度高于周围地区,温度较高的城市地区被温度较低的郊区所包围或部分包围,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区,所以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武汉,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地处北亚热带,长江、汉江贯穿其中。截至2005年,城市人口超过800万,建成区面积202平方千米。正如中国其他大城市一样,武汉市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快速发展过程,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强。该市气温变化在中部地区有很好的代表性。几年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和国家气候中心持续合作开展武汉“城市热岛”及其变化特征的研究。数据显示,城市热岛效应使武汉市中心城区平均气温比远城区高出1.8~2.0℃。夏季,中心城区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远城区高5.9℃。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武汉气候增暖趋势明显,尤其是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同时发现“城市热岛强度”也存在非对称性变化,进入本世纪武汉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强度”均呈增速加快之势,而且以最高气温表示的热岛强度增速最快。统计计算武汉市气象站、周边4县气象站平均的1960-2005年间四季和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倾向率,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和贡献率,结果表明,46年来,城区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均以增温趋势为主,平均气温倾向率为正,最低气温增幅最大,最高气温增幅最小甚至下降,冬季增幅最快,夏季增幅最慢甚至下降,这是第一类非对称性;城市热岛效应也存在增强趋势,以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表示的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分别为0.235、0.425、0.034℃/10年,热岛效应贡献率分别达到60.4%、67.7%、21.8%,这是第二类非对称性;46年来的增温和城市热岛强度加强主要是后20多年快速增温所致,进入本世纪增温进一步加剧。
改善武汉热环境的措施
如果任凭城市热岛加强,武汉“火炉”的帽子想摘也摘除不了。因此,进一步改善“热环境”,提高市民夏季舒适度,减轻热岛效应仍然任重而道远。减轻热岛效应,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率;建设湿地风道,导风入城驱散聚集在城中的热浪,给城区降温;实施“冬暖夏凉”工程,集中供冷、供热,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减少空调的使用;保护湖泊,改善水环境,控制大气污染等。
据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专家研究,绿地对武汉市城区“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市中心创建大型绿地--“绿心”作用更大。大型绿色地带给我们最大的生态效应,那就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绿地是城市天然的“空调”和“空气清洁器”,夏季林区的太阳辐射量为非林区的66%,平均辐射温度可降低14.1%。赤裸的街道气温为40℃的话,公园林地可降低5.64℃,仅为34.36℃。例如,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卢湾、静安三区的交汇处是-直受到气象部门关注的“特高温区”,在此建设大型公共绿地,一期工程竣工后,对该地块测试表明,在7、8、9三个月间,白天气温与同期相比,平均下降0.6℃,晚上气温平均下降1℃多。此外,加强屋顶绿化、发展垂直绿化,加大力度拆墙透绿,把绿色亮出来,广泛栽种爬墙虎、常青藤等攀援植物,都有利于为城市降温。研究资料表明,有垂直绿化的墙面表面温度比清水红砖表面温度低5.5~14℃,并且可减少墙面热辐射1464千卡/平方米·小时。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解释说,武汉夏季市民感觉很热,空气流通不畅是原因之一。中高层建筑群杂乱无章,是最大障碍。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楼和人口越来越密集,“热岛效应”日趋明显。密集的高楼大厦阻碍空气流通,影响热能的消散,玻璃幕墙又加剧了热岛效应。如果进一步打通市区、市郊湖泊河流的联系,让流动水体形成风道,可明显地改善武汉城市通风状况,提高城市对高温的抵御能力。2008年8月7日,《武汉市生态框架保护规划》首次披露,在3261平方千米的都市发展区内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确保六大生态走廊“罩住”武汉主城区;并根据武汉东南风和东北风的主风向,规划出风道。武汉市将控制并保护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等六大放射型生态走廊,并沿着生态走廊规划出6个城市风道,深入城区核心,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规划》提出,武汉市的生态格局为“两环两轴”。“两轴”是以长江、汉水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为“十字”形成山水生态轴。“两环”是以三环线防护绿地为纽带,串联严西湖、汤逊湖、后官湖、金银湖等,形成主城外围生态保护圈;以外环线防护绿地为纽带,加强对木兰山、沉湖、梁子湖、涨渡湖、武湖、青龙山等森林、水体和湿地的保护,构成外环线生态保护圈。为保证六个大型生态走廊之间的联系,规划了32条生态廊道,其宽度为500~1000米,占地30.3平方千米,布置各种绿化景观。
“导风入城”作为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尝试,武汉这一新的城市规划将牵引出现“应变建筑”。按武汉市已制定的城市风道规划,主城区将打通6条风道,以便将城外的“凉风”引入市中心,减轻江城夏季的炎热程度,从总体上改善武汉的人居环境。武昌长江边的一小区施工现场,16栋房子不是均匀分布,而是呈倒“V”型分布,“缺口”对着东南方向。据介绍,小区房子的朝向、间距都经过精确测算,确保夏季风以适当速度通过,带走内部热量。到了冬天,北风袭来时,位于倒“V”字底部的楼宇,正好挡住呼呼而来的冷风,如同在小区北面罩起一顶帽子,使居民家的热量不被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