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后迎来了大范围降温天气
进入虎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明显感觉到,气温跟大家开了个小玩笑:2月份温度有些偏高,进入3月后却迎来了大范围降温天气。于是便有了疑问:这是不是“倒春寒”现象?对此,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室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毛留喜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未进入春季,因此谈不上“倒春寒”的发生。
毛留喜说,“倒春寒”是指“前春暖、后春寒”,也即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未进入春季,因此谈不上“倒春寒”的发生。”毛留喜说。
通常百姓认为,一年共分四季,一般三、四、五月份是春季。毛留喜说,从气象学意义上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就进入春季。今年2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虽然偏高,但仍未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目前,除了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云南等省(自治区)部分地区达到气象学意义的春季以外,全国其余绝大部分地区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还未达到10摄氏度,也就是说还没有进入春季”。
“据气象资料统计,今年2月至3月份的气温变化属正常范围之内,未达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标准,更和目前部分地区发生的地震毫无关系。”毛留喜说。
据毛留喜介绍,“倒春寒”其实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倒春寒”发生的时间越晚,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越大。4、5月份,春播春种已全面铺开,南方早稻育苗移栽后处于“断乳期”,北方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多数果树陆续进入开花授粉期。此时大部分农作物抗寒能力减弱,若遭遇“倒春寒”,则会出现农作物大面积烂秧和死苗、果树开花坐果率降低、冬小麦遭受冻害等不利影响。毛留喜说,虽然“倒春寒”发生的概率比较大,但真正造成灾害的年份并不多。
气象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倒春寒”发生规律,抓住天气演变过程中的“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同时,在“倒春寒”到来时对早稻秧田进行科学排灌,“夜灌日排”“晴排雨灌”,以水调温。此外,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多施肥、除草,使断乳期秧苗茁壮成长,提高其抵御寒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