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古文中“端”是“初”的意思,而阴历五月,按地支顺序纪月应为“午月”,故阴历五月初五为“端午”,或“重午”(因有两个“午”字)。又因古人视“午时”为“阳辰”,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据说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传说战国时期楚怀王不听大夫屈原的“联齐抗秦”主张,被骗至秦国遭软禁,并逼其割地献城,不久死于秦国,屈原在得知这一噩耗之后,悲愤欲绝,上书给新即位的顷襄王,阐明哀兵必胜的道理并希望他兴兵选将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奸臣远忠臣,将屈原削职逐放,在秦国大兵压境时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屈原在报国无望的情况下,抱石投汨罗江(在如今的湖南省),以身殉国。江两岸的村民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蜂拥般的来到江边,男人们划船奋力打捞,妇女、儿童和老人们将苇叶包成的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饥肠辘辘的鱼、虾、蟹有损屈原的身体,这便是端午节龙船竞渡和吃粽子习俗的来历。
据说老百姓对屈原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举动也深深地感动了“老天爷”,因为从这年开始,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少则几天多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不是阴雨绵绵,就是频频出现雷声隆隆,大雨滂沱,这样的天气有人认为这是“老天爷”在为屈原哭泣,也有人认为这是“老天爷”在为屈原唱挽歌、奏哀乐、鸣不平……
然而气象专家却认为端午节前后江淮流域出现的连阴雨事出有因,它是东亚大气环流发生季节转换并造成冷暖空气在这一地区形成交换局面所致。据分析,“芒种”节令过后,海上副热带高压往往要加强,西伸、北抬,致使江淮地区的偏南暖湿气流更加活跃,而与此同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也隔三岔五地频繁光顾这一地区,形成冷暖空气“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局面,故此形成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描绘的那种天气:“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由于此时正值梅子黄熟之际,故当地把这种连阴雨称之为“梅雨”,又由于此时气温高,湿度大,各种器物容易发霉,故也称为“霉雨”。
提醒大家龙船竞渡时,风力可别超过5级,买粽子时也需了解生产日期,梅雨季节可别吃“霉粽”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