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独家报道 今年极端高温热浪再度席卷北半球,地球似乎每年都在经历比过去更热的一年,与此同时,极端降水也频频刷新纪录,从未经历过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以更频繁的节奏在这个星球轮替上演。我们正在经历工业革命以来气候变化最剧烈的1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出现频发、广发、重发和并发的特点,人们担忧的“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或许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极端暖:近10年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

不久前,我们刚度过了有记录以来全球第3热的6月和第2热的7月,我国更是遭遇了持续79天的罕见极端酷暑天气,这也是1961年来综合强度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

不止今年,回顾过去10年,我们见证了越来越多的“极端高温热浪事件”、“最热夏天”、“史上最热一年”,“一年比一年热”真的不是错觉。

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统计,1951年以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5℃/10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2012至2021年是近70年来历史上最暖的十年。全国平均气温最高的前十个年份中,有7个均发生在2012年以来的这10年当中,其中2021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bqtb

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平均每10 年升高0.37℃;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次之,升温速率依次为0.33℃/10年,0.31℃/10年和0.30℃/10年,就我国来看青藏高原和中高纬度地区是升温最明显区域。

不仅更热了,还热得更极端了。

1961年以来,我国年均高温日数呈增多趋势,尤其近10年较常年偏多最为明显,其中有7年偏多四成以上。高温极端性也在增强,从反映高温强度和范围的极端高温指数来看,1961年来中国平均极端高温指数每十年增加0.21℃。

bqtb

2013年盛夏,南方出现1951年以来最强高温热浪,极端高温事件站次比和极端连续高温日数站次比均创历史最高,全国477站次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为历史同期最多。

但高温纪录仿佛没有“上限”,今年我们又迎来史上最热夏天,夏季全国平均气温(22.3℃)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41天,堪称史无前例;105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占全国所有站点总数的四成以上。

-12022年夏季全国极端高温(左)及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右)分布。(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极端暖频发的同时,极端冷事件依然存在,统计来看,中央气象台近10年间平均每年发布的寒潮预警30至60个,寒潮、强冷空气强度也并未减弱。

-1

这并不矛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中低纬度和高纬度的热量交换加剧,气温的剧烈震荡和阶段性冷事件层出不穷。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气温的波动就好比一个绷紧的弹簧,力的突然变化会导致波动起伏明显,也就更容易出现极端情况。比如在冬季,异常的西风带波动导致大冷大暖的事件就明显增多。”

去年年初,我们在短短两个月内经历了非常罕见的冷暖大反转。2021年1月,大范围强寒潮天气影响下,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市)50余个国家级气象站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来最低纪录,其中北京南郊观象台-19.6℃迎来1966年来最冷一天。一个月后,史上最暖2月登场,原本正值隆冬的北方出现罕见偏暖,华北平原地区气温普遍突破20℃,仅2月21日单日就有513个国家站刷新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2月日最高气温的历史极值。

-1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未来还可能遭遇更多更强的极端高温事件,这好比在游戏中投掷骰子,投掷频率越高,命中几率越大,并且极端事件发生频率也更大,同时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也越大。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在没有人类影响的气候条件下,极端高温事件每10年才会发生一次;而在气温升高1.5℃时,极端高温事件每10年会发生4.1次;在升温2℃时,则每10年会发生5.6次。

我国也有研究者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高温在全球增温1.5和2℃下的响应。结果发现:对于极端高温日数而言,在增温1.5℃(2℃)下,当前气候下平均每20年发生一次的极端高温日数将会变成平均每4年(2年)出现一次。当前气候下2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强度将变为约7年(4年)一遇。

更热、更多极端高温发生的未来正在变成现实。

极端湿:近10年为有记录以来最湿的10年

越来越热的同时,降水也在增多。

数据统计显示,1951年以来,我国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尤其2012至2021年是近70年来历史上最湿的十年。

-1

变暖的大气加剧全球水循环,能承载更多水分,进而导致更极端的降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从多年气候数据上来看,就是降水日数显著减少,但降水效率提升,强度变强了。”

-1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平均降水日数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十年减少1.9天,但暴雨站日数明显增多,累计暴雨强度明显增加,平均每十年增加4%。

我们遭遇的过程性极端降水天气正越来越频繁,单点、局地的极端降水事件也更加极端了。

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暴力梅”,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全线超警。2020年的“超级暴力梅”更是刷新了1961年来的梅雨量和梅雨天数纪录,长江、淮河、太湖发生流域性洪水,为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

2021至2022年,华南连续两年遭遇“凶猛”龙舟水,其中今年5月21日至6月21日,广东、广西、海南平均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第2多,如广东清远连南,累计雨量1689.2毫米,平摊来算,相当于这一个月时间里天天都是暴雨。受强降水影响,广西、广东出现流域性洪水,珠江防总一度将防汛应急提升至Ⅰ级。

-12022年6月19日至21日,广东韶关全市连续3天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市三防指挥部发布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图为6月21日,韶关出现暴雨,武江、浈江、北江水位暴涨,城区低洼地带被淹。(吕杰琛/人民视觉/版权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至今仍让人记忆深刻,北京全市平均日降水强度超百年一遇,降雨总量之多、强度之大、历时之长、局部洪水之巨均是历史罕见。去年“7·20”河南的那场灾难性特大暴雨,让极端天气成为全国关注焦点,郑州一天之内几乎下了一整年的雨,最大小时降水量更是高达201.9毫米,刷新了我国大陆地区小时降水量气象观测纪录。

-1河南“7·20”极端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强降雨范围广,河南中北部大部地区过程累计降雨量超500毫米,其中郑州和新乡连续2天出现特大暴雨。(图片来源:河南省气象台)

极端湿不仅体现在陆上降水,也让海上来的台风呈现出更多极端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常年平均来看,每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有26个,其中7个会在我国沿海登陆。回顾近10年来登陆我国的台风,有不少“厉害”台风的身影。如1949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威马逊”、重创福建厦门的2016年全球“风王”“莫兰蒂”、滞留陆地95小时打破纪录并间接导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的台风“烟花”等,都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灾害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以5年为代际统计发现,近年来登陆我国的台风中,台风及以上强度的台风变多了,尤其2004年以来的强台风及以上强度共39个,占总数的近七成(68%),其中2014至2018年有5个超强台风登陆我国。

bqtb

此外,近海加强的台风也更多了。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拴柱表示:“1949年以来近海加强的台风并不多见,但近10年来出现的频次较之前明显更高。”台风近海加强不仅会增加台风强度和路径的预报难度,还容易使得公众麻痹大意失去警惕心,一旦靠近陆地后突然爆发增强,留给防范的时间相对较短,不利于采取对应的防御措施。

-1

未来的台风影响会更极端吗?目前全球主流研究观点认为,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大背景下,台风最大风速和降水很可能会继续增加,相关模拟研究和理论分析显示,当海表温度每升高1℃,台风的风速将增强3%至5%。防台减灾仍将是我国自然灾害防御重点。

如果站在更大视野不难发现,发生在我国的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只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称,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50年,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

“全球气温每上升1℃,导致极端降水强度增加7%。未来每0.5℃的增暖,都会显著改变极端温度事件等的发生频率。”周兵介绍道,“近十年来,我国已进入极端暖与湿的时代。”

应对:社会共同构建防灾减灾能力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在此背景下,近十年我国也进入极端暖湿天气格局,极端高温事件、极端强降水事件呈现频发、广发、重发和频发特点,防灾减灾正面临更多挑战。

气象防灾减灾正是第一道防线。

回顾过去数十年,从1988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拍摄了第一张云图以来,我国的气象观测手段迎来质的飞跃。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先进的“地-空-天”一体化自动化综合观测系统,近7万个地面自动观测站、23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7颗风云气象卫星严密监测我国天气气候情况,并建立了生态、环境、农业、海洋、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网。

依托这张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气象观测网和先进的气象信息系统,我国已建成无缝隙智能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目前,我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0%,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减小到70公里,能提前40分钟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

我国气象科技创新也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的新阶段。经过多年攻坚克难,我国数值预报业务体系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奠定了基础。同时,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跻身国际前列,气象卫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其中风云气象卫星已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初步构建起“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业务格局。

“报得准”,还要让社会各界“收得到”、“用得好”。70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已初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触角已延至各行各业,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地质、水文、航空等,向海洋、森林草原、交通、能源、城市、旅游、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拓展,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几百个行业、覆盖到亿万公众,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气象服务防灾减灾防线“排头兵”,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时效由30分钟缩短到5至8分钟,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由“十二五”时期年均1300人下降到800人以下,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比重降到1%以下,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此外,重大战略气象服务保障也在持续深入。主动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持续保障国家战略实施和涉及国计民生重大工程的建设。

在极端复合型灾害频发、广发背景下,也需要社会共同构建防灾减灾防线。

当前气象灾害影响区域边界扩大,局地发生的灾害可能引发周边连锁式反应,同时单种灾害防御体系正面临多灾种叠加的新问题,因此气象防灾减灾也需要社会多方共同构建防线安全网。

从近十年来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可以看到社会协同构建的防灾减灾网显著成效。

首先是设立标准,2012年我国首次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紧接着推出政策“组合拳”,2013年开始由国务院牵头制定防治计划,先后制定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从企业到个人,均被纳入防治行动。最后多部门联防联控,以北京地区为例,2013年9月30日,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方案》;10月16日,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成立;10月22日,北京出台《北京市重污染应急预案》;10月23日,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成启动。

-1

这场蓝天保卫战最后的结果,我们现在已经知晓。去年2月,生态环境部宣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这一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年均浓度相比2013年降低了近6成;优良天数平均比例达到了67.2%,是2013年的1.8倍。这种“气象部门提前研判发布预警,对应政府部门启动实施应急预案”的组合拳模式,也给之后应对极端天气事件防灾减灾提供了经验参考。

结语

近十年来,尽管灾害频发极端事件趋多,但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也是对这些年来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最好印证。

今年夏天已经是史上最热夏天,人们担忧的更热、更涝、更极端的未来也将逐渐成为现实。环球同此凉热,减缓气候变暖进程,共同构建防灾减灾防线,是我们所有人未来都要为之努力的目标。(文/朱茜 设计/张莉 审核/胡啸 陈曦 余晓芬)


参考文献: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

《全球增温1.5和2℃下中国东部极端高温风险预估 》

《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多国遭遇热浪侵袭 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频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

《如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权威解读<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

《我国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人民日报:气象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探访世界规模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构建“智慧精细、开放融合、普惠共享”新体系》

《致敬70年气象成就系列报道·公共气象服务篇 以人为本 无微不至 无所不在》

《2012-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