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评估

2010-03-25 15:23:39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是灾害性天气应急服务的重要环节,是启动灾害应急预案,拟定减灾对策的定量依据。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主要包括灾前评估和灾后评估两种。所谓灾前评估,也就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其主要任务是灾前根据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结合灾区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和抗灾能力等,在灾前预先估测气象灾害的损失,指导启动响应等级的防灾预案,科学合理地开展防灾工作。而灾后评估则是对受灾范围、人口伤亡程度、生产和生活的破坏程度以及潜在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等进行统计、综合和分析,一方面为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是为今后防灾和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基础。

那么,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气象灾害进行评估呢?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因子为孕灾环境,成灾因素和承灾体,因而从防灾减灾的角度看,灾情评估应围绕这三方面进行。

孕灾环境是孕育灾害的自然环境。广义来说,它包括空间、时间和人文社会背景。如生物圈、大气圈、地质构造、社会文明等。对于气象灾害而言,大气状况和异常是孕灾环境中基本的一环。

成灾因素是指有可能导致气象灾害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气象事件或天气或气候异常的发生。例如,暴雨引发洪涝; 若长期降水量特少或无降水, 就会发生干旱; 若温度突降, 往往会出现低温冷害, 在冬季还有可能产生霜冻或凌冻; 若温度突然显著升高, 形成热浪等。人为因子主要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中, 违反自然规律而造成致灾作用增强。例如, 毁林开荒种粮, 结果是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使干旱、暴雨等加剧等。

承灾体指可能受到危险因素威胁的人员、财物和生命等。只有当成灾因素对承灾体造成损害的时候才形成灾害。一个地区的承灾体越多,则该地区可能遭受潜在的损失可能也越多,灾害的风险也越大。承灾体的脆弱性指在给定危险地区存在的所有财产由于潜在的危险因素而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程度,综合反映了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一般承灾体的脆弱性越低,灾害损失越小,灾害风险也越小,反之亦然。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灾害是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减灾则是尽可能降低各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因而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量值的大小。其中,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造成的生命和健康损失、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和相关费用损失、各种社会财富毁灭和生产中断、生活失常造成的损失等。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来自直接经济损失的延伸和滞后效应。

灾后评估主要是进行气象灾害的致灾原因、灾情统计、社会影响等分析工作。

致灾原因也就是能够引发灾害的气象条件、大气环流特征和环境条件等。对于暴雨而言,其致灾因素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界环境条件,如: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地质状况等。一个地区是处于平原还是山区,是位于水源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其地理位置高或者低等,都对暴雨是否成灾,其成灾的程度和频率等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暴雨灾害对各大、中城市的破坏越来越厉害。在城市中,如给排水系统的好坏,城市的规划方式等也成为暴雨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二是大气环流条件。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是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但如东亚夏季风的强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中高纬环流的形势等大尺度环流也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因而也是重要的致灾因素。三是承灾地区的脆弱性。气象灾害是否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一个地区对该种灾害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脆弱性。只有当气象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超过了一个地区的承受力,才会发生灾害。而一个地区的承灾能力与当地的人口密度,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的质量,电力、通讯和交通系统的分布结构,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灾情的统计,主要包括死伤人数,受影响人数,建筑物受损情况(如房屋受损数目等),农田受害面积,农田绝收面积,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等。这都是一些量化的指标,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受灾的程度。

社会影响则主要描述一些较难用数字来表达的灾害情况,如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公路、铁路和飞机等交通运输中断,停电,停水等。在这个部分中,也包括一些政府应急决策,医疗队和军队等救助情况的概括。

查天气,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wmlin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冬至大如年 北方食饺子南方吃汤圆
  • 冬至养生宜遵循“冬藏”原则
  • 天寒地冻 怕冷人群应如何改善?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