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湟鱼成为天下奇观
7月是青海最美的季节,随着跨省游的开放,大量游客涌向了青海,蓝天碧水、天空之镜、自驾游营地……除了大美青海的美景,这一刻,青海湖湟鱼洄游成了游客最想探访的一道风景。在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作为维系“水——鸟——鱼”共生生态系统的特有鱼种,湟鱼正逆流而上进入到淡水河产卵,出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湟鱼将如何逆流而上?人们在保护它时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湟鱼曾救过青海人的命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重要水体。由于水温低、贫营养化,能在如此水环境中生存的鱼类只有5种,湟鱼是其中最主要的物种,在当地有“一年长一两,十年长一斤”的说法。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人们进入环湖地区日夜不停捕捞,人们都说:“湟鱼曾救过青海人的命。”正因为毫无节制的捕捞,致使该物种资源量迅速减少,由最多时的32万吨降至2600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省政府多次实施封湖育鱼,禁止捕捞。
每年5月底到8月中旬,湟鱼都要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到上游淡水河产卵。其中,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是三条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近日,记者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看到,成群结队的湟鱼摩肩接踵、井然有序地向上游拼命游动。
这是一场充满艰难险阻的生命之旅。在洄游途中,湟鱼要经历拦河坝阻隔、小支流搁浅、鸟类捕食等重重困难,可谓“九死一生”。为避免人类活动对湟鱼洄游造成干扰,刚察县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将沙柳河2米多高的拦河坝换成了18级台阶,每级台阶高15厘米到20厘米,为防止湟鱼被急流冲下,台阶上还修了凹槽。
18年呵护湟鱼数量增长34倍
2002年起,我省全面加大湟鱼人工增殖放流研究力度,促其种群恢复。记者在泉吉河岸边采访时看到,当地湟鱼增殖站工作人员将部分湟鱼从河中暂时捞出,通过轻挤雌、雄鱼腹部收集卵子和精子,现场完成人工授精。
随后,工作人员将湟鱼受精卵集中运至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进行孵化。据介绍,在水温约14摄氏度的孵化箱中,湟鱼受精卵可在1周内破膜。连续用蛋黄、黄豆粉等饲料投喂7天左右,鱼苗即能平游至水面。随后,这些湟鱼苗将被运至青海省西宁市的湟鱼原种场继续培育1年,最终长至8到10厘米,最终被放流至青海湖中。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介绍,青海湖的人工增殖放流是从2002年开始的,18年来,我们一共给青海湖里放流了1亿4千万的青海湖裸鲤原种种苗,截至2019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9.3万吨,较保护初期的2592吨,增长了34.87倍。截至目前,我省在青海湖北面的三条河流上一共修建7个人工过鱼通道、两座湟鱼保护家园,基本顺利疏通了青海湖裸鲤的洄游产卵通道,对青海湖裸鲤整个的资源恢复发挥了非常良好的作用。
昔日打渔郎变身“护鱼大使”
作为青海湖水、鸟、鱼共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湟鱼是维护当地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近年来,越来越多民众意识到湟鱼种群恢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开始投身相关生态保护。昔日在青海湖南、北两岸,十余个村庄一度靠捕捞湟鱼为生。如今,村民们都已转型,有的还加入到保护湟鱼的队伍中。
在过去的打渔村——刚察县新泉村,李一帆等村民于2015年自发组建了一支海滨救援队,奔波在青海湖沿岸救助湟鱼。“看到一些面临困境的湟鱼重获新生,再苦再累我们都心甘情愿。”李一帆告诉记者:“目前救援队里的不少队员以前都是捕鱼能手,如今转而投身生态保护,也算是对过去行为的一种补偿。”(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