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公报(2019)》(简称:《公报》)2日在青海西宁发布。在三江源宏观生态格局总体继续好转基础上,中新社记者注意到,官方正以更精细的“工笔画”手段,筑牢“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包括长江源(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一园三区”。
《公报》显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了雪豹专项调查和监测,确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雪豹部分重点分布区,准确定位255个具体分布位点,开展雪豹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同时,分园区精细绘制了藏羚羊、棕熊、野牦牛、岩羊等优势兽类物种分布图6张,猎隼、金雕、胡兀鹫等优势鸟类物种分布图4张,明确分布范围和热点区域,为科学保护提供最基础数据。
国土空间管控方面,2019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受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准入核查项目201个,涉及16873个核查点位,受理审查155批次进入园区开展科研、生态体验等活动的申请。建立和完善三江源地区人类活动遗迹动态监管平台,建立人类活动台账,实行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月报告制度。
深化体制试点方面,2019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全面开展体制试点经验总结和问题梳理,总结出13个专题和49条经验,系统梳理出47个突出问题,并梳理了一批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责任清单、权力清单。
科技人才支撑方面,《公报》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进一步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首次应用红外传感设备监测野生动物数量及行为,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绿色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实现对可可西里盐湖周边近600平方公里“可见光+热成像”24小时全方位视频远程监控和数据的稳定传输。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赫万成表示,青海要履行源头责任、作出源头贡献,不断开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新境界。(张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