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世荣在“2019现代林草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主题报告时说,过去20年,中国的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其中,中国的人工林面积达7954.28公顷,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7%,中国人工林面积的增速每年达到300万公顷,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但这一速度或将减缓。刘世荣说,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宜林地分布在西北5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也在提高。
“尽管人工林大面积增加,但人工林树种仍比较单一。”刘世荣说,人工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受病虫害和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较大;短周期连栽,地力长期生产力下降;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能力弱;森林火险较高,生态稳定性低;人工林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较少,优质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等问题成为中国人工林发展目前面临的系列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气候变暖、降水格局变化以及极端气象事件等也在威胁着人工林生态系统。
刘世荣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人工林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加拿大等国家已着力开展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人工林发展的问题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干旱、病虫害、种子调拨等方面都需要做全新的准备,“这点我们国家的关注力度还不够。”
刘世荣建议,气候变化对人工林及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需要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人工林经营对策,加强人工林经营的标准规范、政策制度和技术体系的建设。
人工林是全球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采伐天然林资源提供木材供给的有效补充,同时还在生态修复、景观重建和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通过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人工林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并创造出了112万亩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森林面积达到了2.08亿公顷,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66%。其中,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933万公顷,占全国国有林地面积的36%;人工林蓄积24.83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量的17%,人工林规模居世界首位。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9-11-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