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江苏 > 江苏气候 > 气候影响评价

江苏今年7月以来高温评估报告

【字体:   2013-08-27 17:24:38   来源: 中国天气网江苏站

江苏省自7月以来出现1961年来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特点为:最高气温高、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有27站日最高气温创本站历史新高;34站累计高温日数超本站历史极值;26站持续高温日刷新本站历史记录。全省51站连续高温日数和45站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持续高温天气造成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导致肉蛋鱼菜供应减少,价格上升;全省社会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高温少雨造成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严重影响。

一、高温概况

1、27站最高气温创该站历史新高

7月以来江苏省高温持续偏高,江苏省各站最高气温为36.5(连云港)~41.6℃(溧水),南京最高气温为40.1℃,出现在8月10日。全省共有21站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以上,8月12日溧水最高气温41.6℃,为1951年以来江苏省历史最高值。共有27站最高气温创该站历史新高。今年极端最高气温之高,最高气温创历史新高站数之多,均历史罕见。

2、 34站累计高温日数超该站历史极值

今年江苏各站累计高温日数为6天(西连岛)~45天(苏州),南京高温日33天。到目前为止,全省平均高温日数30天,较常年同期(8天)明显偏多,为1961年以来全省平均高温日最多的一年,超过1966年17天。除西连岛高温日数6天以外,全省累计高温日数均在10天以上,其中苏南南部地区大多数站点累计高温日数在40天以上,苏州站已经达到45天,仅次于1967年53天高温日(出现高淳),位居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从历史资料分析来看,全省共有34站累计高温日数超本站历史记录。

3、 26站持续高温日刷新该站历史记录   

今年江苏持续高温日数异常偏长,全省有26站持续高温日刷新该站历史记录。从持续高温的历史记录来看,常州、江阴、溧阳和姜堰连续高温日数达到27天,超该站历史记录,位居我省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仅次于1966年(南京、高淳28天)。靖江持续26天也超本站历史记录,位居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位。今年南京连续高温日14天(8月5日~8月18日)。

二、极端气候事件

到目前为止,7月以来我省有51站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极端气候事件,其中有26站超该站历史记录。从最高气温来看,全省有45站达到极端气候事件,其中27站最高气温超过本站历史极值。

三、高温灾情评估

1、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今年7月以来性持续高温天气,对外出行和户外工作人员影响较大,人体心脑血管系统负担大,造成中暑人数明显增多。据了解今年夏天,各地医院已收治了多例热射及中暑病人,多例中暑死亡。

2、高温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持续高温天气,导致肉蛋鱼菜供应减少,价格上升。农业部门监测显示,高温期间32种蔬菜价格环比上涨的超过六成。持续高温导致淡水鱼养殖和运输过程中死亡率上升,养殖和运输风险加大,养殖成本增加,助推了水产品价格的上涨。

3、高温对电力的影响

持续高温天气,江苏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共6次刷新历史记录。7月份,江苏单月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500亿大关,同比增长为13.52%。其中工业用电量为同比增长13.11%。江苏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单月全社会用电量超500亿、工业用电量超400亿的省份。

4、高温引发的干旱

南京:据农业部门统计,截止8月21日旱作物和经济作物受旱影响较重,水稻田正在补水灌溉,影响较轻。全区6个街镇51个村受旱影响,主要集中在竹镇、马鞍、程桥等区域。 

宿迁:受高温、干旱及强对流天气影响,全市农作物受灾,其中玉米、大豆等旱作物受旱较重。另据市防汛办统计,8月19日骆马湖、洪泽湖水位偏低,蓄水量偏少。

盱眙:截止8月14日,全县因干旱造成水稻、玉米受灾。淮河、洪泽湖水位持续下降,可利用过境水资源有限。高温蒸发加剧,灌溉用水剧增,全县123座中小型水库及塘坝蓄水总量快速下降,可用水量持续减少。 

丹阳: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塘坝蓄水不足,土壤墒情流失快,导致部分农作物尤其是丘陵地区的作物受到了干旱影响。

编辑: 公众服务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400-6000-121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