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贵德县黄河美景(摄影 金泉才)
中国天气网讯 位于青海省内的黄河上游地区已连续7年多雨,天公作美、人影助力以及生态保护措施,使得黄河上游水量逐年增加,对青海省农业、电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黄河上游从2003年开始进入多雨期,时至今日,连续7年降水丰沛,使黄河源区干涸了近20年的湖泊已逐步得到恢复,湖泊面积持续增大,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甚至重现“千湖”美景。
另据青海省气候中心资料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黄河上游地区平均降水量580.2毫米,较常年多2成,降水资源属于异常丰水年份。丰沛的降水使得黄河上游地区来水量居1990年以来最多,据唐乃亥水文站监测显示,2009年黄河上游年平均流量为830.1立方米/秒,较常年多3成。
适宜的水分、热量条件使得青海大部分地区牧草提前返青,枯黄期推后,牧草的有效生长季增长,牧草盖度、高度及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草地生态系统总体呈较明显的恢复趋势。
水草丰美的果洛牧场(摄影 金泉才)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1972年以来,黄河频频断流,1985年以后更是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累计竟达226天。黄河源头首次出现断流是在1997年1~3月。气候干旱是造成黄河上游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黄河上游为雨水补给型河流,其流量的76%集中在汛期。自八十年代开始,这一地区汛期降水量减少。另外,气温的上升,加剧了流域的蒸发作用。此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冬日果洛牧场悠闲牧民人家(摄影 金泉才)
为增加黄河上游地区降水量,缓解旱情,增大黄河上游流量,遏制龙羊峡等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下降趋势,青海省还连续多年在黄河上游地区进行工增雨作业。
不仅如此,青海省还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种草、科学养畜、围栏建场、灭鼠治虫、封育补种等综合措施,有效缓解了日益突出的“畜草矛盾”和草地“荒漠化”的蔓延,提高了草场蓄水能力,有利于径流量的形成。
得益于天公作美、人影助力以及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黄河上游地区来水量不断增加,对青海省农业、电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文/张辉 金泉才)
【热点新闻】
江苏雾气笼罩 春运天气表情高清组图 安徽依旧轻雾环绕 “四星一线”月底上演
湖南大雾频现 新疆154万人受灾 黑龙江感冒患者增多 大连海参养殖损失严重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