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即“五彩祥云”的意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名号,《史记正义》云:黄帝为有熊国君,号有熊氏,又曰缙云氏。缙云县于武周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建县,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城市。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总面积1503.52平方公里。是瓯江、钱塘江、灵江“三江之源”,全县共有大小河流967条,总长约1873公里,主要水系有钱塘江流域的新建溪支流、瓯江流域的好溪支流、椒江水系的永安溪支流。地表水水质监测全部达标,三年内两次捧回了浙江省“五水共治”优秀县“大禹鼎”。

生态气候宜人。“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这是古人对缙云良好人居环境的赞誉。缙云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首批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缙云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60天,年平均气温17.2℃。人居环境舒适度3级舒适时段为4月中旬到6月中旬、9月中旬到11月上旬,长达4个多月,宜游期“旅游舒适期”共8个月,总天数达246天,属于1类气候适宜区;森林覆盖率达78.9%,拥有千米以上山峰40余座,针叶林分布广泛,竹林面积17万亩;山地、丘陵约占全总面积的80%,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县内植物种类较多,共有种子植物136科540属112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伯乐树、香果树4种;境内有野生动物936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麂、云豹、豹和黄腹角雉等4种。

旅游资源丰富。缙云县位于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上,作为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山、水、林、石、湖交相辉映,景色优美,好山好水孕育了地方底蕴深厚的文化,形成以黄帝文化、石头文化、婺剧文化、胡公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缙云县拥有仙都和黄龙2个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旅游资源共有8个主类,651个旅游资源单体。仙都景区标志性景观鼎湖峰,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笋”;河阳古民居是江浙一带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还有大洋山景区、黄龙景区、笕川花海、岩下石头村等丰富风旅游资源。目前,全县有旅游4星级酒店1家,农家乐(民宿)418家。有农家乐综合体5个,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3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4个;“缙云乡墅”35家;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270家。2005年至201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达32%,是全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势头最好、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交通设施齐全。缙云县处金丽温三市之交,扼金温要冲。交通四通八达,金温铁路、台金铁路(在建)、金丽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330国道、S219(42省道)、S322(35省道)、S333(49省道)贯穿境内,火车、汽车等短时间内即可到达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成为北接长三角,南承海西区的重要节点。未来杭丽高铁将在缙云壶镇设高铁站,杭州—缙云高铁列车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辖区内道路、旅店、餐饮、休闲、疗养等设施健全,“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开展,旅游景区的交通实现全时无缝对接,并将继续完善。

休闲养生福地。缙云县空气中年均负氧离子达3503个/立方厘米;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AQI)指数年平均值为47,空气优良天数351天,占全年比例98.9%,其中空气质量达到Ⅰ级天数的有229天,Ⅱ级122天;地表水质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水体比例为100%,2018年出境水质考核优秀,饮用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空气、水质优良。全县拥有百岁老人86位,90岁以上1800多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1.6万人,60岁以上老人有9.8万人,占比20.62%,是名副其实的养生福地、长寿之乡,2016、2017年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健康养生服务业示范城市”。缙云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先后获得全国“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卫生县城”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