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C星正式在轨交付使用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2014-05-07 16:18:04 来源: 中国气象报  
字体

“风云三号”C星正式在轨交付使用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风云三号”C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庄白羽 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静报道 5月5日,“风云三号”C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交付中国气象局使用。这标志着我国“风云三号”首发业务星具备了业务运行能力,实现了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13年9月23日,“风云三号”C星成功发射。其后,中国气象局对卫星进行了3个月的在轨测试。在轨测试结果表明,卫星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良好,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任务书要求,且优于A星、B星。“风云三号”C星在A星、B星的基础上,设计寿命从3年提高到5年,搭载了12台(套)遥感仪器,实现了高时效的全球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观测能力、高精度的大气温度湿度垂直分布探测能力。投入业务运行后,该星将接替A星,与B星一起形成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对地遥感探测。

在交付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风云三号”C星实现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是气象卫星研制能力的新突破;“风云三号”C星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提升了我国气象卫星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中国气象局将全力组织做好卫星的业务运行与应用服务工作,实现卫星资料的充分共享,为用户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数据与产品服务,充分发挥其综合应用效益。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指出,“风云三号”C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是我国对全球地球观测系统的又一重要贡献。

记者了解到,“风云三号”C星投入试运行以来,数据和产品已经在日常天气预报、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内蒙古火情、渤海湾冰情、青海积雪、春季沙尘、广东大暴雨天气过程等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雪龙号”救援、马航失联客机搜寻、韩国客轮沉没事故等全球突发事件气象保障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胡亚枫说,“风云三号”C星实现了双星组网运行,确保了卫星观测的连续性,为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席余同杰表示,与A星、B星相比,C星继承了核心技术且在轨寿命提高近一倍,将有效提高我国气象卫星探测水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雷凡培指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继续弘扬航天精神,做好风云气象卫星的立项研制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总参谋部气象水文局局长钱泽宏,“风云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孙敬良院士、副总师孟执中院士,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于英杰出席交付仪式。在轨交付仪式上,中国气象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签署了“风云三号C星交付使用证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签署了“风云三号C星长期运行技术支持协议”。

查天气,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编辑:朱茜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霜降到 抓住进补好时机
  • 深秋养生 遵循三个“收”原则
  • 天气转凉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