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2年7月气候影响评价
一、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
7月降水略多,气温略高,日照时数偏少。月内上中旬降水偏少,东部三江平原出现短时旱情;下旬强对流天气频繁,暴雨洪涝、风雹灾害损失严重。10个市县的日降水量或连续降水量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其中杜蒙、林甸的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1、降水略多
7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64.3毫米,比常年多19%。月内全省大部市县降水量在100~200毫米之间,黑河南部、松嫩平原中部、伊春南部等市县降水量达200毫米以上,只有呼玛、宝清和东宁月降水量在75毫米以下。
与历年同期相比,漠河、黑河大部、伊春、松嫩平原大部及三江平原大部市县降水量偏多2成以上,其中德都、北安、嘉荫、齐齐哈尔南部、绥化北部及佳木斯部分市县多5~9成,大兴安岭大部、宝清、东宁、穆棱等市县偏少2~5成。
2、气温略高
7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4℃,比常年高0.5℃。与历年同期相比,黑河大部、松嫩平原大部及牡丹江等市县偏高0.5℃~1℃,大兴安岭地区、孙吴、嫩江、讷河偏高1℃以上,只有嘉荫与三江平原北部市县偏低0.5℃左右。
3、日照偏少
7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207.4小时,比常年偏少21.2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市县偏少25小时以上,其中黑河北部、嘉荫、抚远等市县偏少50~100小时,只有大兴安岭大部、牡丹江大部、密山、虎林等市县偏多25小时左右。
二、主要气候事件及影响
1、暴雨洪涝
月内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频发,全省12个市的52个县(市、区)发生洪涝灾害。据统计,受灾人口739370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07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72772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58657公顷,倒塌房屋968间,直接经济损失99817.48万元。
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下旬,其特点为影响范围广、短时局地暴雨强度大、灾害损失重。下旬陆续出现3次大范围降雨过程,多个市县出现大雨或短时局地暴雨,至月末共有2个台站出现大暴雨,38个台站出现暴雨,出现大雨站次达122次。月内有7个市县的日降水量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其中28日杜蒙、林甸的日降水量分别为131和104毫米,出现短时局地大暴雨,突破历史极值,德都、齐齐哈尔市区、泰来、嘉荫的日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北安、杜蒙、绥化市区、佳木斯市区和依兰5个市县的极端连续降水量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
7月28日14时,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11个乡镇79个村遭受暴雨袭击,降雨过程持续24小时,最大降雨量131毫米。据初步统计,受灾人口561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4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615公顷,倒塌房屋106间,损坏房屋1268间,直接经济损失1684.7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84.7万元。
2、风雹
月内受强对流天气影响,7个市(地)的14个县(市、区)发生风雹灾害。据统计,受灾人口39660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1483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4016公顷,倒塌房屋3间,直接经济损失10821.7万元。
7月2日方正县会发镇新发、新华、平原、珠河、太平、永丰六个村13个自然屯先后遭到强冰雹袭击,作物成灾面积3.1万亩,其中大田成灾1.7万亩,大田绝产面积0.9万亩,水田绝产0.4万亩,受灾人口720户2100人,经济损失2456万元。
3、干旱
7月上中旬,黑龙江省大部市县降水偏少,呼玛、逊克、伊春南部、松嫩平原东部及三江平原大部的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2~5成,其中哈尔滨东部及三江平原东部等市县偏少5成以上。据黑龙江省CI干旱监测系统显示:黑河北部、哈尔滨大部及三江平原大部出现中等程度旱象,双鸭山市区、宝清、五常、通河及方正等县出现重旱。下旬受全省大范围降水过程影响,月底旱区旱象基本解除。
据民政部门统计,截止到7月19日,黑龙江省干旱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1149.5千公顷,成灾面积885.7千公顷,绝收面积31.8千公顷,受灾人口149.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5012.34万元,其中农业损失695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