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
春季,降水偏多,为1961年以来第1位多水年;气温偏低,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日照时数偏少,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今年大田播种比历年晚10天以上;季内发生低温、暴雪、强降水、森林火灾、龙卷风、冰雹等灾害,对我省的农业、交通、人们的生活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降水偏多
全省季平均降水量为132.2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79%,为1961年以来第1位多水年。季内漠河和黑河降水量不足50毫米,松嫩平原大部、牡丹江大部、三江平原大部、伊春降水量在100~226毫米,其中双城、巴彦、东宁、鹤岗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见图1)。
与历年同期相比,除呼玛、黑河市区、漠河偏少3~6成外,其它地区正常或偏多,松嫩平原大部、铁力、鹤岗市区、汤原、桦川、佳木斯市区、东宁偏多1倍以上,其中林甸、巴彦、肇州、双城、肇源偏多2~3倍,安达偏多313%(见图2)。
季内降水持续偏多,3月偏多124%,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5位;4月偏多19%;5月偏多102%,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
2、气温偏低
全省季平均气温为2.6℃,比历年同期偏低1.9℃,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各地气温均偏低,其中大部地区偏低1~2.8℃。大兴安岭大部、黑河北部及饶河偏低1℃以下,松嫩平原大部、牡丹江西部、德都、桦南偏低2℃以上(见图3)。
季内气温前低后高,3、4月气温异常偏低,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5月气温偏高。
3、日照时数偏少
全省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72.6小时,比历年同期偏少59.4小时,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季内全省大部地区日照时数偏少,松嫩平原大部、牡丹江、伊春大部、嫩江、北安等市县偏少50小时以上,其中东宁偏少219小时,只有大兴安岭、三江平原部分市县及德都日照时数偏多(见图4)。
二、主要气候事件及影响
1、低温
3月到5月上旬全省气温持续偏低,其中3~4月全省平均气温为-3.4℃,比历年同期偏低4℃,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5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0.0℃,比历年同期偏低0.4℃。由于气温低,天气回暖比常年偏晚10天以上,导致土壤化冻缓慢,加之降水异常偏多,严重影响了春播,今年我省的大田播种比历年晚10天以上。
2、暴雪
4月12~13日我省中、东部地区出现了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其中哈尔滨降水量为32毫米,是1961年以来降雪最大的一次,造成3人受伤,1人死亡,哈尔滨中小学停课1天,鹤岗中小学停课2天。降雪给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农业设施、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4月12~13的暴雪使绥化市受灾人口达26733人,倒塌房屋63间,损坏房屋469间;佳木斯市部分通信设备造成了较大损失,各类机房设施、设备损失105.6万元;13日上午,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市场近百米面积的顶棚,由于积雪过厚发生坍塌,3人受伤,2台面包车被砸;哈尔滨市松浦镇东方红村林蛙养殖大棚被积雪压塌,1人死亡。
3、大雾
3月31日5时许,大庆市出现大雾天气,7~8时雾气最浓,全市最低能见度不足400米;4月19日傍晚,哈尔滨出现了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0米,给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了不便。
4、森林火灾
5月1日,大兴安岭韩家园子施业区发生森林火灾。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及时出动火箭增雨车辆6辆,发射增雨火箭弹105发,截至3日8时,火场平均降雨7.2毫米,林火全部被扑灭,本次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强降水
5月4~7日我省出现一次较大降水过程,除大兴安岭、黑河北部外都有降水,此次过程降水的强度和范围为我省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5月上旬)的第1位。降水导致哈尔滨市区一些低洼路段出现了较大面积的积水,加大哈尔滨市区交通压力,多处路段出现拥堵。
5~6日,尚志市帽儿山镇降雨量达74毫米,水稻苗床进水30200平方米,水毁地200亩,损坏涵洞29处,塘坝16座,支渠2千延长米,桥梁1座,拦河坝11座,木耳3万袋;黑龙宫镇降雨量达63.4毫米,水稻苗床淹没5万平方米,全部毁种。
5~7日,绥棱县降雨总量为47.0毫米。由于降雨较大,位于阁山水库上游的张家湾水库超过库容容量,张家湾水库进行泄洪,附近1000亩农田过水被淹,泄洪水流入阁山水库入水口时,附近公路上一座在建桥(尚未完工)一侧的辅路被泄洪水冲毁塌陷。
6、龙卷风
5月15日15时15分至17时50分,绥化市北林区、海伦市、兰西县、庆安县、绥棱县等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村屯遭受龙卷风袭击,并伴随冰雹强降水,平均风速25米/秒,平均风力达到9级,阵性风力达11级。致使房屋倒塌、人员被砸、电力和通讯全部中断、牲畜和农机具瞬间被卷,各类生产生活设施损毁严重。龙卷风灾害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灾害损失,堪称历史罕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据绥化市政府通报,截至17日6时,灾害共涉及22个乡镇46个村113个屯,其中重灾乡镇9个、重灾村16个、重灾屯43个。受灾户数2881户,受灾人口9916人,死亡7人(北林区5人、海伦市1人、兰西县1人),100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3716人,损坏房屋6414间,因灾死亡大牲畜57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4454.4万元,其中农业损失533.8万元,房屋损失9291万元。
7、冰雹
5月31日11时左右,漠河县北红村发生雹灾,持续时间为40分钟,受灾人口55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7.4公顷,成灾面积297.3公顷,绝收163.7公顷。
三、气候专题影响评价
1、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
(1)春季回暖晚,导致各大江河开江偏晚
由于入春以来气温异常偏低,加之3、4月多场大雪的影响,减缓了冰层融化速度,造成各大江河开江日期延后。4月19日,松花江哈尔滨江段进入流冰期,是自1951年有资料记载以来最晚的一年,比去年晚7天,比历年平均开江日期晚10天。轮渡开航时间较去年晚15天,是近60年来最晚的一年。4月20日,乌苏里江虎林段和饶河段全面开江,比往年晚了5~7天。5月2日,黑龙江上游漠河江段洛沽河、北极村、北洪等陆续开江,比历年平均延迟2天,比去年延迟18天,同日兴凯湖开湖,比往年推迟了10天;5月5日,黑龙江黑河段开江,比常年晚7天左右。
(2)黑龙江漠河段出现“倒开江”
5月4日,受气温迅速上升,上游气温回暖快的影响,黑龙江漠河江段的兴安镇出现倒开江,致使上游冰排在狭窄江面堵塞,下午4时,兴安镇水位突破256.19米,局部地段超警戒水位,冰排挤上防洪护岸,漠河段沿江的1.3万余亩农田被淹,低洼处民房受灾,积极疏散居民和救援物资。截止到5日8时,水位全面回落。
(3)牡丹江市江河水位普遍高于历年同期
由于冬春雨雪偏多,造成江河水位普遍上涨。5月14日8时, 牡丹江水文站水位达到226.03米,距警戒水位2.97米,牡丹江上游镜泊湖水库水位达到353.50米,均达到有水文记载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水位。其中,镜泊湖渗流水量的加大使吊水楼瀑布出现了近年来较为罕见的春季三面溢流的宏大景观。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暴雪导致部分育苗大棚坍塌
4月12~13日降雪的特点是雪黏雪厚,降雪持续时间长,风力大,破坏力极强,影响农业生产,部分大棚坍塌,有的已完成育苗定植的坍塌大棚全部绝产。暴雪致使绥化市除明水县(未受灾)外,倒塌或严重损坏蔬菜、烤烟、水稻育苗塑料大棚5836栋,经济损失1917万元。其中灾害较重的肇东市太平乡、黎明镇、肇东镇、涝洲乡,倒塌或严重损坏塑料大棚3100栋,近5000户农民受灾,经济损失600万元;鹤岗损坏大棚1958栋,占大棚总数的12%;哈尔滨市因灾损毁大棚、温室10383栋。其中,水稻育苗大棚1824栋,郊区蔬菜大棚7116栋、6492亩,蔬菜温室1443栋、1310亩,损失春夏菜秧苗3000余万株,灾害导致农民直接经济损失近1.2亿元。
(2)春季气温低,降水多,回暖缓,整地慢,春播拖后
由于冬季以来降水持续偏多,气温偏低,3、4月的异常低温和暴雪天气使天气回暖晚10天以上,导致土壤化冻缓慢,同时中、东部等地受涝严重,涝区从4月上旬43个县市,逐步发展,至5月10日,增加至64个,影响了旱田整地,春耕生产严重拖后,截止5月上旬末,大田播种已经比历年晚10天以上,其中,大豆、玉米播种期拖后了10天以上,特别是我省第一、二积温带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播种的拖后,部分农户只好调换了品种熟性,更改了种植结构;同时土壤温度低、水分大对已播种地区保苗及壮苗工作也带来了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后期生长发育。不利的气象条件增加了玉米等生育期长的品种初霜前不能正常成熟的风险。水田亦未能幸免,一些大棚、特别是简易大棚由于温度低、土壤水分大,苗床温湿度不易控制,造成秧苗生长缓慢,给水稻后期生长发育带来了不利影响。5月中旬我省农区大部总体土壤过湿,但5月12日到17日大部农区出现了难得的持续晴好天气,各地加快了播种进度,共完成春播任务的80%左右。5月下旬晴好天气多,涝区范围呈现明显缩小趋势,非常有利于大田出苗和水稻移栽,但高温少雨的天气不利于土壤保墒,同时十分有利于地下虫害的发生。
3、气候对交通的影响
(1)降雪
降雪对公路的影响:3月5日鸡东县普降大雪,造成部分乡村道路雪阻,受困车辆共有5台,受困群众15人;12日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的15个村屯的通乡通村公路出现雪阻,不同程度的雪阻公路达164条,不通路段1065公里,鹤佳高速公路遭遇到多年罕见的风吹雪阻现象,受困车辆2台,17时许,我省5条高速公路全部封闭,南岗公路客运站13条线路班车全部停运,350台次班车停发,哈尔滨机场高速、环城高速限速40~60公里/小时,截止公路封闭前,哈大高速发生了20余起事故,由大庆至哈尔滨方向,堵车1000余辆,哈牡高速发生3起事故,哈双高速有2起事故;15日,因雪天路滑,碾北公路(双合墓园路口)发生1起交通事故,19点15分,省内5条高速公路全部关闭,哈尔滨市开往省内外的400余台次公路客运班车停运,大部分旅客改乘火车出行,加剧了铁路运输压力,截止16日,封闭的高速公路陆续开通,但16日16时许,哈同高速公路因部分路段结冰再次封闭。
4月12日晚,受暴雪影响,加之气温逐渐下降,出现道路结冰,哈尔滨市各高速公路陆续封闭。哈同公路金家收费站于12日17时30分开始封闭,有150余台车辆滞留,受困车辆长达2公里;黑大公路滞留车辆达200多台;伊春180余台客运班车停运;13日哈大高速公路由于雪阻加之车祸导致堵车,有近400辆车被困,堵车达7公里左右,被困10个小时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13日哈尔滨市1550个客运班车停发,390余条长途线路停运,受影响旅客达3.7万人次,是哈市长途客运受雪灾影响最严重的一次。
降雪对航空的影响:3月降雪过程频繁,受降雪影响,4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两次短暂封闭,导致4个航班取消;12日15时30分,哈尔滨机场关闭,20余个航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截止17时10分开放;14日23时50分,哈尔滨机场被迫关闭,5个航班取消,截止16日7时50分,基本恢复正常运营;2日、15日从林都机场起降的飞机全部停飞。
4月12日17时30分受降雪影响,哈尔滨机场关闭,直到14日7点30分开放,期间短暂开放两小时,关闭总时间达36小时,共194架航班取消,部分旅客滞留机场。
降雪对铁路的影响:受4月12~13日暴雪影响,哈尔滨火车站有45趟列车晚点,8趟列车停运,造成部分旅客出行受阻。
(2)大雾
3月31日8时,受大雾影响,萨尔图机场飞往北京、杭州、广州的航班延误;4月19日傍晚,哈尔滨出现了大雾天气,截至21时哈尔滨机场共有19个航班延误。
4、气候对旅游的影响
对于各大滑雪场而言,往年的3月中旬应该是滑雪场准备关闭的淡季,但由于今年3月份频繁的降雪和低温天气,使各大滑雪场始终保持着丰富的雪资源,滑雪期延长1个月,吸引了很多游客,生意非常火爆。
5、气候对能源的影响
哈尔滨供暖期的结束日期通常是4月20日,但由于入春以来气温偏低,回升比较缓慢,为了保证居民室内舒适温度,哈市两家热电有限公司推迟供暖结束期;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也延长了供暖期。
6、气候对林业的影响
4月12~13日的暴雪使一些树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此次降雪量大,粘度也非常大,哈尔滨市区内许多路旁小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路旁一些低矮的松树被大雪压的枝干全部“趴下”,有的甚至已经折断。
受春季气温低,回暖晚的影响,春植行动延迟;景观园艺施工推迟10~15天;花卉延期开放,据了解,今年的迎春花比往年迟开了近20天。
7、气候对道路的影响
据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受冬春气候寒冷,降水量大,频繁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城市道路破坏严重,特别是5月上旬的连续降雨,造成147处道路塌方及塌陷。
四、夏季预评估
1、预计初夏降水少,气温高,部分地区将有干旱发生,请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旱准备,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同时还要注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预计7~8月有低温时段,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请有关部门做好抗低温准备。
3、预计盛夏降水集中,是暴雨多发时段,各地要注意防范因强降水而引发的内涝及洪涝灾害,同时要做好应急准备预防各种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