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降水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内容提要】 入秋以来,我省降水持续偏多,9-11月降水合量全省平均为155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72%,比去年同期偏多91%;在近10年排第二位,仅比2012年偏少14%。封冻前中西部大部农区墒情适宜,东部土壤偏湿。截至11月下旬末,大部农区农田均被积雪覆盖,积雪较厚,旬内最大积雪深度全省平均为13.3厘米。9-11月降水利于土壤增墒、保墒。
一、入秋以来降水概况
进入9月,我省降水频繁,降水主要出现在9月、10月上旬、11月中旬。9-11月降水日数全省平均达31天,其中9月多达16天。
9-11月降水持续偏多,降水合量全省平均为155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72%,比去年同期偏多91%;在近10年排第二位,仅比2012年偏少14%。从各月降水情况看,9月降水最多,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04.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92%,比去年同期偏多151%;10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9.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14%,比去年同期偏少15%;1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0.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113%,比去年同期偏多346%。从旬变化看,9月上旬降水最多,9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上旬及11月中旬降水也较多(图1)。
图1 2016、2012年9-11月各旬及各月降水量对比图(毫米)
从降水分布看,全省大部地区均先后出现较大降水过程,9-11月降水合量仅漠河、逊克、同江不足100毫米,其它地区均在100毫米以上,其中嫩江、明水、依安、龙江、泰来、安达、密山、绥芬河、东宁降水合量超过200毫米,全省近一半的站点降水合量超过150毫米(图2)。
图2 2016年9-11月降水量(毫米)
二、2016与2012年降水对比分析
2012年我省9-11月也出现了较大降水过程,9-11月降水合量为181毫米,居近10年第一位。由图1可见,2016年9-11月降水形势与2012年相似,降水变化趋势一致,2年均9月降水最多,且降水均主要集中于9月、10月上旬、11月中旬。从降水量上看,2年略存在差异,总体上2016年少于2012年,9月上旬、10月上旬、11月上旬降水量2016年多于2012年,其它旬及各月降水量2016年均少于2012年。
三、积雪
截至11月下旬末,我省大部农区农田被积雪覆盖,全省旬内平均最大积雪深度为13.3厘米,比去年同期偏多13.2厘米。大兴安岭北部、三江平原中部及松嫩平原南部旬内最大积雪深度在3~9厘米,其它地区积雪深度为10~26厘米(图3)。与去年同期比,全省大部地区偏多3~26厘米。
图3 2016年11月下旬最大积雪深度(厘米)
四、入秋以来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农业生产建议
入秋以来,9-11月我省降水持续偏多,与2012年同期较为相似。降水偏多利于土壤含水量增加,因此最后一次(11月8日)测墒我省墒情适宜的测墒点占全省农区58%,但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大部、黑河西北部等共25个测墒点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土壤处于偏涝或过饱和状态。
整体来看,初秋多雨对粮食的收获、晾晒以及秋整地工作略有不利影响;进入11月,降水持续偏多,土壤为湿封地,目前农田积雪较厚,此种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无大影响,且利于土壤保墒。
目前,我省大田生产进入冬闲状态,土壤封冻,土壤水分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建议各地利用冬闲做好生产总结,对明年春播生产进行详细安排部署,西部地区要关注春旱发生的可能性,东部土壤偏湿地区则应提前做好防春涝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