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热门 A-G H-L M-T W-Z 省级站 国际
输入城市名、全拼、简拼、电话区号、邮编查询
中国天气网>黑龙江 > 气象服务 > 农气服务产品 > 农业气象旬报

9月上旬农业气象旬报

【字体:   2016-09-12 10:47:49   来源: 中国天气网黑龙江站

本旬我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大部农区墒情较适宜,总体来看,9月上旬的降水解除了全省旱情,对旱区作物有利,但是过多的降水也导致东部部分地区涝象严重,加之光照少,影响作物灌浆成熟。

一.天气气候概况

1.气温

本旬全省平均气温为18.3℃,比历年同期偏高2.0℃,比去年同期偏高2.6℃。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地区、伊春大部旬平均气温为15.018.0℃;其它地区旬平均气温为18.019.9℃。与历年同期相比,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大部、伊春南部等地偏高35℃,其它地区偏高12℃(图1)。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高25℃。

2.降水

本旬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1.7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1.4倍,比去年同期偏多4倍。大兴安岭大部、黑河西部、松嫩平原西部、牡丹江东部、三江平原东部降水量为50192毫米,其中龙江、林甸、安达、明水、密山、绥芬河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哈尔滨部分地区及其余少数县(市)降水量为825毫米;其它地区旬降水量为2550毫米(图2)。与历年同期相比,哈尔滨中部及其余少数县(市)偏少17成;其它大部地区偏多1成~6倍。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多1成~30倍。

3.日照

本旬我省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4小时,比历年同期偏少51小时,比去年同期偏少60小时。中部地区少数站点旬日照时数超过40小时,为4055小时;其它大部地区为040小时(图3。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3080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3090小时

4.积温

截至本旬末我省≥10℃平均积温为2442℃,比历年同期偏多56℃,比去年同期偏多118℃。我省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北部、伊春北部及绥芬河≥10℃积温在2200℃以下;松嫩平原南部及宁安、东宁≥10℃积温为26002838℃;其它大部地区≥10℃积温为22002600℃(图4)。农区大部比历年同期偏多20200℃,比去年同期偏多20300℃。

二.土壤墒情分析

根据全省各测墒点98日观测结果:030厘米土层,杜尔伯特、双城、兰西、木兰、通河、尚志、铁力共7个测墒点土壤相对湿度在51%70%之间,处于偏旱状态;黑河大部、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大部及松嫩平原西北部共37个测墒点土壤相对湿度在91%以上,土壤有涝象,其中19个测墒点土壤相对湿度91%98%之间,处于偏涝状态,18个测墒点土壤相对湿度在99%以上,处于过饱和状态;其它测墒点的土壤相对湿度在71%90%之间,墒情正常(图5)。93日相比,偏旱测墒点由5个增加至7个;偏涝的测墒点由21个减少至19个;过饱和测墒点由16个增加至18个。

无测墒站点的降水量分析如下:9月上旬,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为2797毫米,漠河比历年同期偏多近3成,其余站点偏多13倍;小兴安岭地区降水量为2234毫米,五营比历年同期偏少2成,其余站点偏多13成。

三.农业生产情况

目前我省大部农区水稻、玉米、大豆处于乳熟期,大部地区作物生育进程接近常年。中东部地区各作物长势较好,多为一、二类苗,西南部作物长势较差。

四.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农业生产建议

9月上旬我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大部农区墒情较适宜,总体来看,9月上旬的降水解除了全省旱情,对旱区作物有利,但是过多的降水也导致东部部分地区涝象严重,加之光照少,影响作物灌浆成熟。预计9月中旬的气象条件对作物灌浆成熟较为有利。建议各地加强田间管理,涝区适时排涝,稻田去除田间杂草,及时晒田,增加田间透光,促进水稻成熟;玉米去除杂草,打掉底部枯黄叶片,增加通风透光,提高产量。马铃薯产区可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墒情状况适时收获。

1 20169月上旬平均气温距平(℃)

2 20169月上旬降水量(毫米)

3 20169月上旬日照时数(小时)

4 截至20169月上旬末≥10℃积温(℃)

5 201698030厘米土层土壤旱涝分布图

编辑: 隋红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