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当要出现灾害天气时,最好是通过室外的大屏幕发一些预警信息,这样我们也好有个准备”!“气象台发布的温度预报怎么和我们感到的不一样”?在贵阳市南明区新华社区服务中心,提前赶来听气象科普讲座的辖区居民对记者如是说。
为提升城市居民气象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7月17日,贵阳市气象局联合贵州省气象学会联合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并邀请贵州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罗喜平为辖区居民讲解如何运用气象知识科学防灾避险,提高群众主动防灾避灾的能力。
罗喜平通过如何看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信号的发布、灾害性天气的防御等科目,与在坐的70余居民共同分享天气资讯的获取渠道、灾害预警符号及颜色的区分和意义、出现不同种类灾害天气时正确防范方法。罗喜平以近年来贵州发生的重大灾害天气为例,解读提前获取灾害信息,正确运用气象知识是防灾避险的基础,变被动为主动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力保障。
第一个到场听取讲座的吴玉平阿姨介绍,通常情况下,一般获取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是通过电视,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最新的天气信息,最主要的是灾害预警信息,这样就能有充足的时间做好防备。比如能通过户外电子显示屏、安装在路边监控系统上的喇叭等渠道。
至于天气预报的预报温度与市民体感温度“不一样”?专家介绍,首先气象台发布的实测温度是通过百叶箱中测量得出的,而百叶箱是放在地势没有被遮挡、开阔的草地上,而放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离地面1.5米,何况温度感应头没有被阳光直接照射,没有被风吹,因为这样测出的温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才有参考价值。二是受海拔和环境的影响,市民感受到的温度也不一样。城市中受汽车尾气、沥青路面、房屋等环境影响,温度自然比观测站测得的温度要高。三是时间节点不一样,天气预报中的温度一般是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一般往往最低温度出现在次日凌晨,此时人们正在睡觉,这样的温度对大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市民的体感温度与预报温度在时间上有所岔开,而不是气象台“隐瞒”实际温度。
谈到气候与生态的关系时,新华社区倪回宗老人以南明河水质的变迁为例,他说:“在50年代,南明河的水可以用来洗菜做饭,自从原贵阳电厂和上游一些工厂建起后,那水别说洗菜,就连游泳你都还得‘鼓’很大的勇气,再到近年来政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搬离厂矿等措施,南明河的水质得到大幅提高。”一旁的何方林老人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气候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非常大,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一是我们每个人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低处着手做一些保护环境的事。二是政府要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杜绝滥砍滥伐,同时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真正做到人与生态和谐相处。图一、科普讲座现场市民通过手机拍照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图二、气象科普现场(石奎 吴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