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到,不少上班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出游。离家在外,难免遇到各种不适应,自己多一份小心注意,就多一点安全健康,让旅途更轻松愉快。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旅行中应该注意的小细节。
一、美食当前,要经得起诱惑
旅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饮食习惯有差异等问题。另外,人们往往难以拒绝美食的诱惑,不少游客一味要求随心所欲,或者不管卫生不卫生,去吃一些小地摊的食品,或者是特色小吃一次吃个痛快。这样一来,容易刺激肠胃,导致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有可能发生急性胃肠疾病。
在出门时可随身携带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等药品;旅途餐饮应选择口味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发生肠道传染病;口渴时尽量饮茶或喝矿泉水,多吃水果,就餐时不饮或少饮酒,以免发生意外。
二、及时添衣,预防感冒
九、十月份是夏秋交替时节,气温变化比较频繁,早晚温差较大,稍一疏忽,就会引发感冒,尤其是一些体质弱的孩子、老人很容易患上感冒发烧等疾病。大家出门时不妨多备一件外套,根据自身体质和感受,及时调整衣着厚度,在避免受凉的同时也要防止出汗等引起感冒;在出游前若患有感冒、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先治愈病症,以免病情加重。
三、自带毛巾,采用淋浴
旅途中,因为滥用毛巾和其他卫生用品而染病的例子屡见不鲜。特别在旅游旺季,发生的几率更高。因为人生地不熟,旅游时不容易找到卫生状况十分放心的旅馆。
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好自带毛巾,如果忘了带,在当地买两条最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此外,洗澡时最好不要使用旅馆的浴缸,采用淋浴的方式是比较妥当的。
四、自驾一族,莫忘护颈椎
长时间驾驶极易引发颈椎不适,颈部、肩部疼痛、僵直,转动不灵活,严重的会出现面部神经和四肢麻木,甚至半身不遂。最好避免长时间一个人驾驶,同时保持正确的坐姿,腰部挺直,双肩后展。每隔一段时间应停车休息片刻,下车活动一下,做做提肩、摆头等动作。
五、出游必学6个急救小妙招
1、出行前带够装备
一瓶清水,除了解渴,还可冲洗伤口;毛巾、围巾,可以擦拭伤口,防止出血,还可驱虫、防晒等;黄连素、感冒药、创可贴、绷带、晕车药、消毒纸巾、酒精;慢性病患者带上常用药,老人还可备盒速效救心丸。
如出游时遇到意外,一定要注意急救方法。
2、过敏
过敏体质的人外出前,一定要带好药物。皮质类激素治过敏见效快,但很多人担心其副作用大,其实大可不必。专家解释,紧急时用一次不会带来什么危害。皮质类激素应在三天之内马上停用,突发哮喘时,无医生指导下,自己最多用两次。出现过敏症状时,口服自己的常用药就可以了。过敏厉害,如哮喘发作导致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3、扭伤
不慎扭伤后,应尽快坐下来休息。如果周围有冰水或冰袋,赶紧敷在患处2~3次,每次大约10~15分钟,以消肿止痛,如没有冰块,也可用冷水冲洗。扭伤其实是内出血,在经过紧急处理后,最好进行加压包扎,做法是用干净的绷带、毛巾压在患处,然后抬高患肢,比如平躺时,给脚下垫个高枕头等,以消除肿胀。
4、食物中毒
一旦怀疑自己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进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如已经开始呕吐,要注意在上吐下泻之后及时喝水,以免缺水导致休克。要提醒的是,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并伴有面色苍白、出虚汗、手脚冰凉等症状,即便年轻体力好,也一定要终止旅游,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晕厥。
5、虫咬、蜂蜇
登山前,最好穿上长衣长裤,这是防止蜂蜇、虫咬的最好办法。如果不慎被蚊虫或蜜蜂叮咬,可以涂点氨水或肥皂水,因为大部分蚊虫所带的毒素都呈酸性,用碱性物质一中和便能解毒,但马蜂是例外,如果被马蜂蜇了,要涂抹专门针对蚊虫叮咬的药膏(药店能买到),涂氨水反而会加重。
6、擦伤
小伤口先用水冲净,如有酒精,可以涂抹伤口,然后用力摁住受伤部位上方的血管,几分钟便可止血,再贴上创可贴。如伤口较大,如动脉割伤,也需要“加压包扎(做法同上)”。
如手腕割伤,先用力掐住上臂的上1/3处,就是靠近腋窝侧,能摸到脉搏跳动的地方。然后迅速用止血绷带或干净毛巾、布条绑在此位置处,多绑几圈。最后最大限度地抬高手臂。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绷带必须每40~60分钟就松开1~2分钟,否则,可能会造成患处组织坏死。(网络综合)
编辑: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