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冲出云层,落地南宁。
这个曾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地方,接连晋升,已成为与东盟、"一带一路"以及北部湾等一样密切联系的关键词,并跻身国际城市行列。随着国家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构建,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广西已从昔日的西南边陲站到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
与南宁的逆袭一样,广西气象部门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环境中,迅速提升自身存在感。
2018年9月13日,由中国气象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气象装备与服务展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图为外宾参观了解智能气象设备。韦坚 摄影
9月中旬,第二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筑牢互信共利灾害联防机制,实现卫星数据共享,提升预警能力建设,加强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新举措让区域合作进一步实质化。大气无国界,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跨越山海的气象合作就在眼前。
两年前,在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政府的共同倡议和推动下,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一纸《南宁倡议》,搭建起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政策高层对话、促进交流、推动务实合作的桥梁。两年来,广西气象部门把握契机,把办好论坛作为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定位"、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任务,迅速完成广西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提速"与"升级"。中国气象局-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落成启用,广西气象数据中心、监测预报中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等相继建成且内涵不断丰富,连续举办了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气象装备和服务展,面向东盟国家开展了灾害性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培训。在市级,气象现代化服务平台、气象影视项目纷纷建成;在县级,全部建成和推广使用"两系统一平台",建成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的预警大喇叭12000多套和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106个。
图为广西防城港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和雷达塔楼。韦坚 摄影
广西气象现代化建设所凭借的,除了向海之路的开放格局、陆海相连的国际合作,还有自治区政府"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发展环境"的认识与支持。
以部区合作的形式推动广西气象现代化迈入快车道。2015年,中国气象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部区合作联席会议,进一步推进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工程、广西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广西农业气象服务和灾害监测防御系统工程等重点项目落实。2017年,部区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再次聚焦广西现代化重点工程建设立项与投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以及建设贵港多普勒天气雷达、服务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两次联席会议以来,广西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灾害有效预警时间大幅提高,台风路径预报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大幅进步,2018年圆满完成广西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
广西山岭连绵、江河众多,喀斯特地貌广布又集中连片,干旱、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多发。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重大气象信息和重要汛情旱情报告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规定》,这是国内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规范党政"一把手"对重大气象信息处置工作,确保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掌握重大气象信息和重要汛情旱情,及时有效部署防汛抗旱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
图为广西气象数据中心。韦坚 摄影
2017年6月,广西遭受范围最大、强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天气过程。全区99%的县(区)过程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多条河流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在暴雨与洪水来袭之时,重大气象信息必报党政"一把手"这一制度再次发挥重大作用,"此次降雨强度特别大,气象部门及时提供预报预警信息,全县积极组织抢险救援,无人员伤亡。"在过程降雨量最大的永福县,时任县委书记蒋昌桂由衷感慨。
气象部门双重领导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形成合力,气象事业发展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通过中越边境台站基础设施改善项目等拉动,广西29个基层气象台站进行了改造,"真金白银"的支持使得基层台站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有力支持了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部门深化改革工作。在大石山区的马山县气象局,建成全区首个县-乡防灾减灾视频会商会议系统;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气象局,两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建成。
广西气象基础薄弱,气象现代化建设需要项目建设等带动。自治区气象局着眼大局,把准发展方向,按照"瞄准目标、突出特色、补齐短板、精准发力"的思路,以开展项目建设、作风建设、开放合作等"三个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广西气象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不断检验自身发展,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广西气象数据中心、气象监测预报中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立全区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业务,格点化预报产品从无到有。实现了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的集约化、智能化,气象预报无缝隙、集约化,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43.2分钟,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精细化到5公里。较5年前,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少41.3公里。
今天,梦想已经照进现实,广西气象事业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也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中国气象报记者 苏玉君 通讯员 曾涛 实习记者 张宏伟 记者 黄姿娜)
查天气
关注“广西天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