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不少中小学生选择了游泳这种消暑方式,然而亟须警惕的是,野游、玩水常常发生溺亡事件。溺水,已经成为孩子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带孩子去玩水时,这些溺水的误区,必须知道!
认识溺水事件,你要了解这些事!
除了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教育外,家长在与孩子一同游泳,或者遇到有儿童溺水时也要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很多人认为只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游泳就不会发生溺水的悲剧了,然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溺水的儿童中有很多大一部分就是会游泳的孩子。惨痛悲剧的发生就是因为当事者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水下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危险,特别是一些水库和水塘、河流等室外的一些水域,很多淤泥、渔网和水草等等未知的意外都有可能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海中的环境更加复杂,除了潮汐,还有暗流、暗涌、海沟等复杂情况,看似平静的海面其实暗流涌动,力量之大超乎人的想想。没有面向公众开放的海域,千万不用让孩子下海玩耍。此外,海水表面温度与水下1—2米处变化很大,极容易引发游泳者抽筋,即使是会游泳者在下水时,也应该做好热身工作,千万不能大意。
误区二:发生溺水的时候都会大声呼喊吗?
在一般人印象中,发生溺水的时候总是会听到“救命”的呼喊声,然而现实情况是,有时候“溺水”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无声杀手”。有时候孩子仅仅是看起来在水中发愣,没有挣扎没有呼喊,就已经在水中静静地失去了生命。
因此带孩子游泳或是嬉水时,家长一定要全程陪同,收起手机全神贯注盯紧孩子,并且距离孩子在3米范围以内。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游泳,或者水性较差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穿好合格的泡沫式浮身物。充气式救生圈不能在泳池深水区或天然河道、湖泊、海里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三:倒背控水真的有用吗?
“控水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其源于人们早期对溺水急救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三大技术的建立,控水法早已被摒弃。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比如来自胃反流的物质从咽喉进入气管),明显增加死亡率。
从溺水的损害过程能看到,对于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是呼吸脉搏尚存者,其溺水时间比较短,肺内根本未吸入水或者仅吸入很少水,完全没必要控水。实际上,无论哪种控水方式,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反而是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内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改善肺氧合能力。
误区四:手拉手就能救出溺水者吗?
这种办法的初衷是人多力量大,然而实际情况是,一旦这些人群中有一个人出现体力不支,就会出现更大的悲剧!所以,手拉手救人是非常具有技术难度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千万不要轻易以身试水!
孩子体能有限,当发现同伴落水后,应当尽量呼叫大人,让大人想方设法营救落水儿童,千万不要自己冒然下水营救。落水者落水后一般会极度恐慌,在没有掌握正确的营救落水者的方法时,很有可能被落水者按下水面无法上浮,造成更大悲剧。在营救落水者时,应当从侧面接近落水者,从落水者身后,一只手绕过脖子然后扳住他的腋下,然后用胯部将他顶起,反蛙泳拖带。
此外,预防儿童溺水,家长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美丽)
编辑:聂沛彬
查天气
关注“广西天气”微信公众号
大数据揭秘7月高考哪里易遇高温暴雨?
2020-07-03 16:04:29一周一次!这些地方短时强降水最频繁
2020-07-03 09:56:23广西5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获奖励
2020-07-02 11:43:41南宁电动自行车违法“七必罚”“七必学”
2020-07-02 11:38:31广西人注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60元一次 可刷医保
2020-07-02 11:36:48如何正确使用防晒霜?
2020-06-29 18:11:02伤不起的强对流!为何它们总出现在神秘的“局部”
2020-06-30 09:16:57雨天这样开车违法!有司机被投诉 交警开罚
2020-06-29 10: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