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服务:温情服务暖人心
梧州东出口春运服务站设在一处加油站附近,“服务返乡务工人员,加油每升减5毛”的标识很醒目。摩托车刚停下,几位志愿者便递上热腾腾的姜糖水,抑或是带着余温的八宝粥。面对骑行者们的疑虑,志愿者们笑着说:“免费的。”
2月4日,骑车返乡人员在321国道广西梧州段一处春运爱心服务站休整。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记者随返乡者一路同行沿路看到,多个春运服务站不仅免费提供姜糖水、热水,还能免费提供方便面、面包等,包括免费亲情电话、防寒手套等,甚至一些摩托车维修企业也在服务点免费检修摩托车。
陈金栋说,这些年沿路春运服务站的服务一年比一年好,服务越来越周到,以往只有一杯姜糖水,如今“想得到的服务有,想不到的服务也有”。尽管他们骑摩托车回家很辛苦,但一路上的服务和帮助让人非常温暖。
“我们几乎每隔50多公里就需要停下来休息,每隔一段都有春运服务站,这让我们心里非常踏实。”黄姓司机说。
广西梧州市交警支队办公室负责人陈莉萍说,自2013年开始,广西梧州市春运服务工作上升为当地党委政府民心工程,一些党员义工、社会义工、青年志愿者和爱心企业纷纷参与进来,万秀区交警大队还与广东封开县交警建立了联络员工作制度,多次在雨雾天气和返乡摩托大军高峰时段使用警车开道,确保摩托大军安全过境。
历经11个小时骑行后,陈金栋终于回到了家。8岁和6岁的两个儿子守着3层小楼房,看到父母回家一下子满脸欢笑。妻子冼玉莲打开行李往孩子手里塞糖果,掏出新衣服让他们逐一换上,小哥俩激动得蹦了起来。
“骑行者是返乡人群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收入相对微薄,但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回家过年成为内心深处的自觉意识,让摩托大军安全返乡,正是政府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陈莉萍说。
反思:让返乡摩托大军生活更有尊严
广西梧州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子郁已连续8年服务于返乡摩托车大军,他曾对这一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人从事体力劳动,而摩托车是平时劳动和生活工具。
陈金栋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广东中山一家灯具厂务工,多年辛勤工作有了一定收入,得以在农村老家盖起了3层小楼房,每层5间房,这在当地已经不错了。
自2008年开始,摩托车返乡大军悄然形成并迅速壮大,从广东途经广西的过境摩托车最高曾达40万辆次。冬去春来,一辆辆摩托车的返乡与再出发,承载着一个个农村家庭的别样故事。如何让摩托车返乡大军生活更有尊严?
陈金栋说,如果条件允许,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人们其实更期盼留在家中谋生,希望农村老家企业能更多,工资待遇能快些提高,这样他们宁愿在家门口务工。“或者农村农业能得到更大发展,农民依靠土地就能有很好的收入,那样留在家里既能赡养老人,又能照顾小孩,这才是最理想的。”陈金栋说。
骑摩托车返乡的雷其山说,他老家在广西武宣县,山区道路很难走,其他车辆进不去,平时干活、出门都离不开摩托车。山区道路建设好了,他们才不用从那么远的地方开摩托车回家过年。
“骑摩托车返乡的另一大原因是买票难,只有切实解决春运售票高峰期‘买票难’问题,让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的途径有更多选择,并不断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才能让他们‘有能力’买票,‘有能力’回家,让他们更有尊严。”广西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院罗国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