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鸭子装进坛子,仿佛装进一年的收成和喜悦。
村民蒙永亮正准备腌制酸鱼。
坛子里的发酵日月
在众多人间美味中,侗家人为何偏爱酸食?吴建国认为,主要与侗族人居住环境有关。世代居住在山脚小河和水田旁,侗家人种植糯谷,常年以糯米饭为主食。但糯米饭虽耐饿却难以消化,具有开胃助消化的酸食便成为侗家人饮食生活中的最终选择。另外,居住在山脚、水田旁的侗家人,除了种植糯谷,平常还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作为自己的美味菜肴。在交通闭塞,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为了长久保存食物,侗家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逐渐摸索出将猎物、鱼类等肉类食物腌制的方法,既可实现长久保存又能制酸食助消化。于是,便形成今天“侗不离酸”的民族习俗,也造就了以“侗家三宝”为代表的侗酸美食。侗家人日常上山劳作会带上一团用糯米饭包裹酸肉的饭团,便是他们午间的佳肴。
“侗家三宝”制作简单独特。据吴建国等村民介绍,先将鱼、鸭等剖好,除掉鱼鳃、内脏等,猪肉则要用木棍捣碎,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鱼、鸭、猪肉上面抹一层盐———通常冷天一斤肉抹0.8-1两盐,热天比例更高,在1-1.3两。
抹好盐后,下一步便是将肉、鱼等装进坛子。坛子必须选用密封的,因为一旦漏风,食物便会变质、腐烂。但如何判断外观圆润的坛子是否密封呢?经验丰富的侗家人事先会在坛槽里加点水,然后往坛里烧张纸,盖上盖子,待纸烧过,如果发现里面坛壁上有水珠,则说明漏风,不能使用。
装坛也有讲究。先把坛子晾干,然后在坛底垫些糯稻秆,再放个6-10厘米高的竹片十字架———这样可起到坛底吸水、坛内干燥的作用。之后便将猪肉、鱼、鸭等往坛里装满,再盖一层酒糟或糯饭,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压实,盖上盖子再压一块压坛石,在阴凉处静静放置。
经过这些工序,剩下的便交给时间,在日复一日的沉淀中酸食不断发酵,等待主人的开启。
一家开坛全寨飘香
“坛子做好,通常一个月后便可以开坛,而腌的时间越长,风味也越好。”吴建国说。开坛后,里面的猪肉、鱼、鸭等不变色、新鲜如初,才算上好的“侗家三宝”,其味道独特,醇香可口,既可生食,亦可煮食。往往一家开坛,便请寨子其他村民一起分享,可谓全寨飘香。
尽管是小小的一坛酸食,侗家人却非常讲究,一般不轻易开坛,许多侗族群众开坛还要“看日子”,然后由主人家亲自开启。这主要是由于古时侗族群众物质生活相对贫困,小小的坛子不仅凝聚半年甚至一年大部分的收成,而且关系到他们重要的节庆活动以及来年的肉食着落,酸食在侗家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而为把酸食做好,侗家人之间也比起了手艺。吴建国说,一些手艺不到家的人,通常不敢白天开坛,要等到半夜才悄悄揭开盖子。如果坛里一阵腐臭味冲出,便只能一家人偷偷抬着坛子拿到野外倒掉,“不然这个脸就丢大了。”
侗家人不轻易开坛,除了要“看日子”,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将其作为办喜酒、平常或过节接待贵宾之用。例如,谁家添丁,孩子满月了,这时作为外婆就要好好准备几坛酸食了。热情好客的侗家人以有酸食待客为荣,更以有珍藏高级酸食待客为殊荣。到侗乡做客,如果能吃到侗酸便算是受欢迎的人;若能吃到珍藏的侗酸,那可算是最受尊敬的人了。
“在侗寨里,最能反映侗家酸食文化和他们热情好客的当属侗族百家宴。”吴建国说,春节来了,贵州、湖南和广西等侗寨之间经常组织文艺节目“串寨”演出。每到一地,寨里便把演出人员分到各家各户,然后由各家各户拿出自己最拿手的侗酸招待。平时尽情演出享受节庆的欢乐,到了演出队离开当天,全寨子上百人家家户户都拿出自家侗酸集中招待演出的客人,即为百家宴。宴席上,大家一起吃侗酸、喝美酒,畅怀欢笑。
“年轻时候我吹芦笙,到过贵州黎平、从江、湖南通道等地侗寨演出,受到过热情的招待,吃到过他们精心制作的美味侗酸。”聊起往事,吴建国难掩内心的兴奋,这也成为他心中最美好的记忆。(记者 周文俊通讯员 石农兵 蒲庆锋 文/摄)
编辑: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