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感恩的心保护海豚”——北大教授潘文石的海豚情结
“从大风口到三墩路旁,方园30公里就是它们的天地。只需小鱼、伴侣和一个最小的繁殖群体,生活无需精致,更不必奢侈。保住这片海域,就给它们留下了生存的机遇……”
为保护三娘湾白海豚奔走疾呼,是北京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教授、著名动物学家潘文石近10年来的一份苦差。9月2日,在《钦州的白海豚》发布会上,面对十几家区内外媒体,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广而告之的好机会。
为了让大家相信海豚的善良和利他精神,当天,潘文石又翻起老黄历,讲述起了他与海豚的不解之缘:60多年前,在汕头的一个海边,10岁的潘文石,每天放学后都会到海边游泳。一天,他一如往常地跳到海里,可他没料到台风来了,浪非常大,怎么努力也游不回海滩。当他绝望地撑开双臂平躺在海面上时,两只海豚将他托起,将他送回到了岸边。此后,他到海里游泳,都会有一只粉色的海豚陪伴在他的左右,直到他考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潘文石开始从事熊猫、白头叶猴的研究,却一直找不到机会与海豚再继前缘,心里隐隐有些遗憾。2003年,合浦沙田发现了儒艮(念gen,读第四声)——传说中的美人鱼的痕迹,潘文石开始了寻找美人鱼之旅。美人鱼没找着,却听说钦州三娘湾出现了海豚。2004年,当潘文石乘着快艇再次与海豚温柔、充满灵性的目光相遇时,他对助手说:“我们在这研究和保护它们吧。”说干就干,当年,潘在钦州建立北京大学钦州(三娘湾)中华白海豚研究基地。
为了寻找海豚,潘文石和他的科研团队如大海里捞针,每次出海都四五个小时,有时在海上漂一天都发现不了一只海豚,可他们累并快乐着。“三娘湾的海豚是目前发现的最有生命力的群体。2004~2006年,发现的海豚数量约为96只;到2011年,在三娘湾定居或访问的海豚已有169只,而且每年都有十几只小海豚出生,存活下来的也有五六只。只要栖息地不被破坏,保留最小的有效繁殖群体,在用计算机模型进行分析后,认为它们至少能在三娘湾生活200年或更长久。”说到海豚的现状,潘文石在乐观的同时,也有不少担忧。
近几年,随着北部湾发展风生水起,他担心工业快速发展会让三娘湾成了排污的垃圾桶。2005年,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一份委员提案,让钦州工业发展的规划布局撤离三娘湾。2012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联合多名委员提交一份建立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提案。
前年,南国早报记者到三娘湾的渔村采访时,看到钦州(三娘湾)中华白海豚研究基地里的黑板上写着大年初一,潘文石出海寻海豚的留言。村民们兴奋地告诉记者,潘教授不仅在这里过年,连七十大寿也在这过的,“那天他很高兴,还邀我们一起唱歌、喝酒”。(文/陆月玲)
延伸阅读
钦州白海豚
与中华白海豚异同
●各种体色的个体数量的比例不同、体色的年龄变化不同、颅骨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不同
●中华白海豚上颌比下颌略短;三娘湾部分海豚上颌比下颌略长
●中华白海豚是在802万年前,是从澳大利亚来的“移民”;钦州白海豚在距今6000年前,从马来西亚迁移而来
编辑: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