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桂林兴安灵渠位于兴安县城边,全长34公里,建于秦始皇时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都江堰,郑国渠一起北誉为“秦代三大伟大水利工程”。他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对岭南地区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而它设计的科学、结构的灵巧、工艺的精细。对今天的水利工程仍然有参考价值。景区包括分水塘、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北二渠、三将军墓、秦堤、飞来石、四贤祠等自然人文景观。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距离桂林市中心60公里。
灵渠又名澪渠、零渠、秦凿渠、明清时期称陡河,民国年间又称为湘桂运河,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对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边防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接着“使尉屠唯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进军岭南地区。秦55万大军,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进。其中向广西进攻的一路秦军遇到部族的顽强抵抗,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准南子?人间训》)。究其战事不顺的原因,与秦军不适应山地作战、不服南方水土、病员较多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岭南地区山路崎岖、运输线长、军需粮草供应不上。解决军需粮草运输成为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秦始皇果断做出了“使监禄凿渠运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的决定。在史禄的主持下,经过被征发的劳动人民与秦军的艰苦劳动,几经寒署,成功开凿灵渠。秦军粮饷从湘江船运,通过灵渠进入漓江,源源不断的运至前线,保证了前方军事的需要。秦始皇33年,秦军终于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并派兵戍守。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伟业。
灵渠的开渠技术在古代水利史上的取得了辉煌成就成就,至今仍放出灿烂的光彩。兴安县位于桂北山区,周边层峦叠嶂,河川纵横。东南耸峙着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南部事连绵的海阳山,西北雄踞着越城岭。地形的显著特点:东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则是北高南低。在兴安县中部,形成了一片海拔仅两百米左右的低地,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历来是湖南进入广西的交通要道。由于这一地形特点,发源于海阳山的湘江,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沿湘桂走廊经全州县进入湖南洞庭湖;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的漓江,往南流至溶江,经灵川县、桂林市,在梧州汇入西江,至广东注入珠江。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故谚语云:“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湘江和漓江,在兴安境内东西25公里,在秦时直接开凿运河连接两江是相当困难的。好在漓江有条支流,名叫灵河,由众多小溪交汇而成,其中有一条名为始安水。始安水发源于兴安附近的富贵岭,与湘江的直线距离只有2.5公里,只是隔着一列宽300余公尺,高30余公尺的土岭即越城峤(又叫始安峤、临源岭),它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只要把这座岭打穿,就可以把海拔较高的湘水引入始安水,从而沟通漓江。经过精心勘测,当时聪明的设计师发现了这一奥秘。于是秦军在湘江上拦河筑坝、抬高水位,开凿出一条5公里长的渠道,并挖断越城峤上的太史庙山,将湘水引入始安水,并将始安水疏导改造,以便船只通过它进入灵河,进入漓江,从而将湘漓二水连接起来。据唐朝史料记载,灵渠除了渠道以外,已有大、小天平(即铧堤)、铧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门等建筑,这与现在所看到的灵渠基本相同。这些建筑科学配套,紧密相连,使灵渠成为不朽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