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将执行改善民生的十大行动计划一经提出,“让人民幸福”的种子便播撒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共同描绘这幅“幸福中国”景象。
“十二五”期间,如何写好“幸福中国”的气象篇,落实“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任务,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已经明确了思路。
“‘十二五’规划草案全面阐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提出要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郑国光说,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有两类,一是减缓气候变化,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是适应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暖是一个事实,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生态系统等敏感、脆弱的行业和系统就必须考虑适应的问题。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解决气候变暖对我国一些行业已经造成的影响,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今后五年,将进一步强化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增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能力,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水平,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决策咨询和科技支撑,气象部门对此已经做出基本规划。“由于气候变化主要受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影响,所以气象部门将强化对大气成分的监测,目前正在与航天部门研发如何利用卫星进行温室气体监测,” 郑国光就未来的具体工作作了介绍,中国气象局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牵头单位,还将认真组织科学家参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使之更客观地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影响情况;作为中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单位,将积极参与到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中。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前,气象部门都要对其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郑国光表示,前期气象部门在此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例如针对三峡大坝建设前、中、后期都有相应的服务;2010年全国气象部门共开展了280多个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以避免或减少气候条件对工程建成后的影响。
近年来,气象工作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过去主要是做天气预报,现在还要做气象灾害的预报。因为,灾害性天气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大。温家宝总理2009年视察中国气象局时就提出要求,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强观测站网的建设,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专门的观测系统,捕捉突发性灾害天气,网越密捕捉到灾害性天气的几率就越大;要进一步强化对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警,将预警信息的时效进一步提高到5-10分钟。”郑国光滔滔不绝地谈起“十二五”期间的打算,“还要再建50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7颗时空分辨率更高的气象卫星。”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始终是气象工作的生命线。郑国光说,今后五年气象部门计划将大力发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改进完善0-6小时的短临预报业务,逐步建立7-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提高针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会商、预报和信息发布能力。同时,将继续开展对预报员的培训工作,提高预报员准入门槛,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此外,还将开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推进南海季风、干旱气象等科学试验,进一步认识我国天气气候的规律和特点。
“我们做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保护百姓安全和改善民生。”郑国光说,气象部门会尽最大努力,也希望百姓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只有统筹各方力量,依法防御、科学防御气象灾害,才能形成减灾的合力。
中国气象报记者 苗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