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 >广东 > 气象日专题 > 气象日新闻

加强能力建设夯实适应气候变化之基

【字体:   2011-03-18 19:08:24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我国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大国,正面临着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多发、重发、突发的趋势,因此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高度的现实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从“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的指标中,可见一斑。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科技部门和前沿阵地,气象部门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新形势和新责任提出的新要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加强能力建设,做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将始终是一项重大课题。

要站在支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高度,坚持不懈地提高决策服务能力。在继续“啃好”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和国家决策关心和关注的重点问题等“硬骨头”的同时,“吃透”国家、地方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的能力。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继续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综合评估,特别是针对重大工程、脆弱行业和脆弱区域的影响评估及适应措施研究,建立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加强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和开发利用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要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力以赴地提高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加重之势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降低敏感地区和行业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脆弱性,需要我们不断探寻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发展和影响规律及其适应措施;需要我们既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尤其是对台风、洪涝、干旱、泥石流及高温热浪等易发频发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还要研究完善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切实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时效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机制,提高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价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增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筑牢防灾减灾这一适应气候变化的“第一防线”。

要充分发挥部门科技先导作用,持之以恒地提高气候变化科技业务能力。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和适应研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要继续发挥科技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气候变化的观测、分析、预测、评估和科学研究,力求切中诸多“不确定性”的要害。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挥部门优势,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快研发并改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合我国的气候系统模式,建立和完善气候变化监测、数据共享系统,预估、影响评估系统等。加强气候变化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形成强劲的技术和智力支撑的合力。

要营造全民适应气候变化氛围,千方百计地提高气候变化公众服务能力。气象部门有责任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组织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和宣传,尤其要加快基层公众科普宣传能力均等化发展,让全社会了解和理解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可能影响,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科学措施;还要着力缓解公众因气候异常和灾害频发所产生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信心和能力,最终妥善采取实际行动,凝聚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力。

编辑: 广东.庞子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气象服务

    天气短信

    定时定点的“贴身小秘书”。发送短信11到10620121,即可开通服务,2元/月。

    天气微信

    提供用户所在位置的精细化天气实况、预警、预报,可查询全国各地天气。

    气象微博

    提供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科普知识,跟踪发布灾害天气最新动态。

    12121电话

    提供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信息,提供“巨灾报平安”服务功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