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气候公报(2015年)
摘 要
2015年,我省气候年景偏差,突发性、局地性和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影响偏重。
全省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显著偏少。年平均气温20.1℃,较常年偏高0.6℃;降水量1934.7毫米,较常年偏多近2成,均位列2000年以来第三位。下半年气候尤为异常,夏凉秋暖、多雨寡照,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
年内经历4次寒潮、5次高温、6个台风、7次强对流、27场暴雨以及春夏气象干旱。主要异常天气气候事件有:
1.春季出现罕见高温,降水偏少,中南部地区气象干旱严重。
2.前汛期历时短,降水突发性、局地性、极端性强,三明、龙岩两市局地受灾严重。
3.登陆或影响台风偏少偏强,其中“苏迪罗”和“杜鹃”先后登陆莆田秀屿,造成多地城市内涝,经济损失严重。台风“苏迪罗”重创省会福州,是2007年以来袭击我省危害最严重的台风。
4.夏季凉爽多雨,非台风引起的持续性强降水致多地严重洪灾。
5.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其中11月气温较常年偏高2.4℃,创历史极值。秋末寒潮来袭,气温骤降。
6.出现明显冬汛。12月暴雨过程次数多、范围广、强度大,月降水量破历史纪录。
2015年,我省气象灾害以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为主。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44亿元,龙岩、三明和南平灾情较重;台风灾害主要由“苏迪罗”和“杜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23亿元,宁德、福州和莆田受灾严重。据省民政厅统计,全年主要气象灾害共造成我省368.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3人,直接经济损失188.77亿元,为2011年以来最重。
目录
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1.气温
2015年,全省年平均气温20.1℃,分别比常年和2014年偏高0.6℃和0.1℃(图1)。各县(市)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其中大部分县(市)偏高0.5℃以上,中南部局部县(市)偏高1.0℃以上(图2右),漳州、厦门、同安、晋江、德化、安溪、仙游、三明8个县(市)年平均气温为本站历史最高。
各县(市)年平均气温15.8℃(周宁县、寿宁县)~22.6℃(漳州市),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图2左);闽南地区8个县(市)年平均气温≥22.0℃,以漳州市22.6℃为最高;宁德西北部4个县(市)年平均气温≤17.0℃,以周宁县、寿宁县15.8℃为最低。
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31.7℃(周宁县)~39.1℃(宁德市、闽侯县),其中13个县(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8℃(图3左)。年内共出现2次持续性高温过程,分别为6月26日~7月1日和8月1~7日。
全省年极端最低气温在-5.1℃(屏南县)~7.7℃(东山县)之间,北部和中西部内陆共27个县(市)年极端最低气温≤0℃(图3右)。
各季节平均气温及特点(表1):除夏季偏低外,其余季节均高于常年,其中雨季和秋季显著偏高,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6月和11月平均气温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2.降水
2015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934.7毫米,较常年偏多280.5毫米(1.7成),比2014年偏多262.0毫米(1.6成)(图4)。除闽南地区局部县(市)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外,其余大部分县(市)偏多1~3成,西北内陆局部县(市)偏多3成以上(图5右),其中邵武市年降水量为本站历史最多。
各县(市)年降水量1235.4毫米(东山县)~2668.7毫米(周宁县),空间分布为北部、内陆多,南部、沿海少。西北内陆6个县(市)年降水量超过2500.0毫米,以周宁县2668.7毫米为最多;中南部沿海6个县(市)年降水量少于1500.0毫米,以东山县1235.4毫米为最少(图5左)。
年内局地出现日极端强降水事件,清流、连城、福州和周宁的日降水量打破1961年以来的历史纪录(表2)。
各季节降水量及特点(表3):与常年相比,冬季、春季降水偏少,其余季节偏多,其中夏季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12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多3.5倍,创历史新高。
今年前汛期开始于5月9日,结束于6月19日,历时42天,较常年异常偏短23天。期间,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且空间分布不均,中北部内陆降水偏多,部分县(市)出现日降水量极值,沿海大部及内陆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和极端性强的特点,尤其入汛后的2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出现旱涝急转。
年内共出现5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别为5月16~21日、6月9~13日、7月17~24日、8月8~19日和8月27日~9月4日(图6),以8月8~19日过程最强,其中8月8~10日的强降水为台风“苏迪罗”正面登陆所致、11~19日为西南季风影响所致。
3.日照
2015年,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1491.0小时,较常年显著偏少211.1小时,比2014年偏少308.7小时(图7),为1961年以来第二少,仅次于1997年。全省除平和县、晋江市、德化县年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外,其余县(市)均偏少,其中大部分县(市)偏少100.0小时以上,南平市部分县(市)偏少400.0小时以上,以浦城偏少518.4小时为最(图8右)。
各县(市)年日照时数1133.9小时(泰宁县)~2165.5小时(东山县),中南部沿海为高值区,共8个县(市)年日照时数超过1800.0小时,以东山县2165.5小时为最多;西北内陆和宁德、龙岩局部为低值区,其中泰宁、光泽、武夷山年日照时数少于1200.0小时,以泰宁县1133.9小时为最少(图8左)。
各季节日照时数及特点(表4):与常年相比,冬季、春季偏多,其余各季偏少,其中夏季和12月多雨寡照,日照时数均为历史同期第二少。
第二章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2015年,气象灾害总体较重。主要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有夏季登陆台风、汛期暴雨洪涝、春季强对流天气和春夏气象干旱,以暴雨洪涝和台风造成的气象灾害为重。据福建省民政厅统计,2015年主要气象灾害造成我省368.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3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88.77亿元,与去年相比上升322%,为2011年以来最重。
1.低温雨雪冰冻
2015年,我省共出现4次寒潮过程,分别为1月6~9日、4月6~8日、11月22~27日和12月14~18日,年末的2次寒潮过程范围较广。此外,1月12日,我省南平、三明、宁德、泉州等地的高海拔地区出现降雪;3月上中旬,中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4月中旬,西北部高海拔山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迟晚霜。
(1)4月14~15日低温霜冻
4月14~15日,我省西北部大部分县(市)出现大幅降温,最低气温过程最大降幅超过7℃,极端最低气温低至2.4℃,高海拔山区连续两天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迟晚霜,导致我省茶园普遍受冻减产(图9)。
(2)11月22~27日西部、北部寒潮过程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11月22日起全省范围内出现降温天气,其中25日气温降幅明显,南平、三明两地以及宁德、龙岩局部地区的最低气温过程降幅超过14℃,其余大部分地区10~14℃;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县(市)出现在27日早晨,西部、北部地区在0~4℃之间,高海拔山区低于0℃,出现霜冻;全省共计30个县(市)出现寒潮。此外,冷空气影响期间,我省沿海及内陆高山地区持续出现大风,阵风达8~9级,建宁金饶山最大阵风达29.1米/秒(11级)。
(3)12月14~18日北部、内陆部分寒潮过程
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14日起全省气温大幅下降,最低气温过程降幅除沿海外其余县(市)均超过10℃,北部和中南部部分地区超过12℃。极端最低气温内陆和中北部沿海达-5~3℃,中南部沿海5~9℃,以屏南-5.1℃为最低。西部、北部地区的大部有霜或霜冻,北部地区的部分有结冰,全省共计32个县(市)出现寒潮。
2.强对流天气
2015年,我省共出现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集中在4~7月,造成0.506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15.8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0.1108亿元。
5月15~16日,我省部分县(市)出现强对流天气。15日,中北部地区出现雷雨大风,共有45站极大风速超过8级;16日,福州、厦门等地的局部县(市)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厦门同安18时~19时1小时降水量达80.8毫米;12时~21时福州市共有64站累积降水量超过50毫米,致使市区多处积水,出现内涝;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局部还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冰雹,个头如鸡蛋般大小(图10)。
3.暴 雨
2015年,我省共出现27场暴雨过程,5~9月为集中期。暴雨过程出现早、结束迟,最早1月13日,最迟12月23日;前汛期局地雨势猛,发生旱涝急转;入夏以来非台风影响所致的强降水频发。
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我省101.9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6人,直接经济损失100.4375亿元,龙岩、三明、南平三市受灾相对较重。暴雨致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年气象灾害总损失的53.2%。主要过程分述如下:
(1)1月13日,我省普降中~大雨,共有11个县(市)出现暴雨,其中屏南、尤溪、寿宁、周宁、漳浦、柘荣、福鼎、闽清和德化9个县(市)日降水量刷新本站1月纪录。暴雨过程出现时间之早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位,仅次于1989年1月7日的暴雨过程。
(2)5月18~20日,我省西部、南部出现暴雨到特大暴雨,其中清流日降水量367.9毫米,破本站历史极值;宁化日降水量286.0毫米,位居本站历史同期第二位。沙溪安砂水库发生建库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超百年一遇。三明市清流县、宁化县和龙岩市长汀县部分城区、乡镇进水受淹,最大水深超2米,受淹长达10多个小时(图11左上、右上)。
(3)7月20~22日,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全省共有11个县(市)37个站累积降水量≥250毫米,本站以云霄294.6毫米、区域站以同安云顶山434.4毫米为最大。此次暴雨过程短时雨强大、极端性强,其中22日连城日降水量达225.1毫米,刷新本站最大日降水量历史纪录,八个乡镇同时出现大于50毫米的小时雨量,其中连城培田村1小时降水量高达91.8毫米,导致局地山洪爆发。暴雨共造成龙岩、漳州、三明、南平4市41.7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40.02亿元,其中仅连城县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4.27亿元(图11左下)。
(4)8月12~15日,全省36个县(市)156个站过程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以福鼎287.2毫米为最多。其中,8月13日傍晚起,福鼎市突降大暴雨,城区16时~18时2个小时降水量达109.7毫米。短时强降水引发山洪,袭击城区南部,导致严重内涝,致使2.6万人受灾,1人死亡,2人失踪,经济损失约1.06亿元(图11右下)。
(5)12月9日,我省沿海和内陆的中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其中中南部沿海出现大暴雨。全省55个县(市)732个站日降水量超过50毫米,14个县(市)54个站超过100毫米,本站以厦门113.2毫米为最大,区域站以晋江围头147.5毫米为最大。全省共24个县(市)日降水量刷新本站历史同期极值。
4.台 风
2015年,共有6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省(表5,图12),较常年(6.9个)略偏少。其中2个登陆台风,分别为13号台风“苏迪罗”(超强台风级)和21号台风“杜鹃”(超强台风级),登陆个数略偏多(常年1.6个);4个影响台风,分别为9号台风“灿鸿”(超强台风级)、10号台风“莲花”、15号台风“天鹅”(超强台风级)和24号台风“巨爵”(超强台风级)。
2015年,台风共造成我省26.6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0人,直接经济损失为88.2266亿元,占全年气象灾害总损失的46.7%。其中2个登陆台风对我省造成较严重影响,尤其是“苏迪罗”对福州城市建设造成严重危害,高达76.3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也为2007年以来单个台风损失之最。
(1)第9号台风“灿鸿”
台风“灿鸿”于7月11日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受其影响,7月10~11日,我省中北部县(市)出现6~8级大风,中北部沿海风力8~10级,以连江透堡25.6米/秒(10级)为最大;北部地区的局部出现大雨到暴雨。
(2)第10号台风“莲花”
台风“莲花”于7月9日在广东省陆丰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 百帕。受其外围环流影响,8日夜间至9日全省沿海风力8~10级,南部沿海局部达11级,以东山冬古29.5米/秒为最大。8~9日,南部地区有11个县(市)过程累积降水量超过50毫米,以平和大芹山雨量271.8毫米为最大。
(3)第13号台风“苏迪罗”
台风“苏迪罗”登陆台湾花莲后,于8月8日22时10分在莆田市秀屿区沿海二次登陆(图13),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
“苏迪罗”带来持续强风和暴雨,给我省造成严重危害。我省沿海有37个站风力达14级以上,以莆田涵江53米/秒(16级)为最大;沿海内陆风力也达11~12级。全省10个县(市)36站过程降水量超过500毫米,福州、周宁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图13)。强降雨导致我省鳌江、交溪、梅溪等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多地出现城市内涝及山洪地质灾害。福州城区严重受淹,历时38小时,最大水深1.2米,7万多株树木受损,继2005年“龙王”台风后福州城区建设再次遭遇重创。据省民政厅统计,“苏迪罗”共造成我省191.2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人,失踪2人,直接经济损失76.34亿元。
(4)第15号台风“天鹅”
受台风“天鹅”外围影响,8月22日我省中北部沿海出现7~8级大风;23日夜里起我省南部沿海出现分散性大到暴雨,南部沿海共有5个县(市)日降水量超过25毫米,其中同安、厦门、南安出现暴雨。
(5)第21号台风“杜鹃”
台风“杜鹃”登陆台湾宜兰后,于9月29日8时50分在莆田秀屿区沿海二次登陆(图14),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受其影响,我省多地出现10级以上阵风,其中平潭牛山岛、平潭北厝、晋安区北岭风力达14级,以平潭牛山岛的45.9米/秒为最大。沿海和南部出现强降水,以闽侯青龙山460.9毫米为最大,本站以福清248.3毫米为最大(图14)。台风“杜鹃”影响期间恰逢天文大潮,导致强“风、雨、潮”三碰头,沿海潮位普遍超警戒潮位,莆田东甲潮位站28日最高潮位达5.24米,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第二高潮位;29日厦门最高潮位达7.62米,为建国以来本站第二高潮位。高潮位和巨浪引发莆田多处海堤决口,厦门、福鼎、泉州等城区海水倒灌,积涝严重(图15)。据省民政厅统计,全省共75.8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82亿元。
(6)第24号台风“巨爵”
受台风“巨爵”和冷空气共同影响,10月21~22日中部沿海出现7级大风, 9~10级阵风,以石狮永宁政府25.7米/秒(10级)为最大,对正在我省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海上和户外赛事有一定影响。在东北风的影响下,大气扩散能力强,我省沿海空气质量持续为“优”。
5.干 旱
2015年,我省主要气象干旱过程有2次,其中春旱严重,夏旱较重。
春旱(2月6日~5月24日)
今年入汛前,全省降水量异常偏少,导致我省出现严重春旱(图16)。2月上旬,南平市局部率先出现气象干旱;2月中旬,气象干旱发展,西北内陆地区出现重~特旱;2月15日~3月6日,北部地区出现多次降水,气象旱情基本解除,但中南部地区气象干旱持续,旱情中心由北向南转移;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省温高雨少,中南部气象干旱进一步发展,部分县(市)连旱日数超过70天,出现重~特旱;4月下旬~5月上旬的多场降水使中南部旱情出现缓解;5月中旬入汛后,发生旱涝急转,全省旱情全部解除。
夏旱(6月11日~7月24日)
6月中旬,气象干旱再度发展;截至7月1日的干旱监测数据统计,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出现气象中~重旱,局部气象特旱;7月,我省出现多场非台风强降水过程,全省气象干旱逐步缓解,至7月24日全部解除。
6.高 温
2015年,我省共出现5次高温过程。今年高温出现早,4月5日即出现首个高温过程;最强高温出现在6月,累计25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37℃,6月29日宁德市区和闽侯县极端最高气温均为39.1℃。主要高温过程有:
(1)4月5日高温过程
4月5日,我省三明部分和福州局部地区出现高温天气过程,沙县、三明、尤溪、永安和永泰共5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7℃(图17),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闽中腹地的沙县,为38.2℃,是我省历史上首例4月即出现38℃以上高温的事件,22个县(市)极端最高气温破历史同期极值。
(2)6月27~30日高温过程
6月27~30日,我省共有21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7℃(图17),其中6月29日宁德、闽侯最高气温39.1℃,为本次过程的极端最高气温,同时也创两地历史同期新高。
(3)8月1~6日高温过程
8月1~6日,我省共有22个县(市)极端日最高气温≥37℃(图16),以漳平38.7℃为最高(图17)。
7.秋 寒
9月11~22日,南平、宁德、三明北部出现“23型”秋寒,鹫峰山区出现时间较常年(9月3日)偏迟8天,闽北地区较常年(9月18日)提早7天。
8.雷 电
2015年,全省发生雷电灾害33起,主要集中在5~7月,共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0.01026亿元。
9.霾
1月5~6日,受静稳天气影响,外来污染物输送加上本地污染源排放,全省多地出现轻微至轻度霾天气,并逐渐加重。6日上午全省34个气象站观测到霾,宁德、福州出现轻度污染;南平、三明、莆田、泉州、漳州出现中度污染;厦门出现重度污染,10时厦门湖里单站PM2.5浓度达226微克/立方米,泉州、厦门和漳州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千米,大范围雾霾天气给交通出行和市民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章 专题气候影响评价
2015年,我省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较重,气候对农业、林业种苗生产及有害生物防治、渔业、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均属较差年景;但降水偏多也使主要水库来水颇丰,对水电业较为有利。
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015年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属较差年景。
2015年,受气象灾害影响,全省种植业受灾378.6万亩、成灾169万亩、绝收49.7万亩,分别比2014年增加112.6万亩、66.1万亩、36.9万亩。其中台风和洪涝对我省种植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此外,在中、晚稻等大宗农作物的关键生长期,因受阴雨、寡照、积温较低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出现生育期推迟、单产下降的现象。8月中下旬出现较长时期的阴雨寡照天气,积温也少于常年,导致中稻、晚稻等农作物生长发育推迟,中稻开花授粉也受到影响;进入9月份后,阴雨寡照天气持续,穗颈瘟多发,加之秋寒天气较常年提前10天左右,导致部分县(市、区)部分中稻田块减产幅度较大;10月份以来,雨日较多,不利于晚稻授粉和收获。
2.气候对林业的影响
(1)2015年气候对林木种苗生产、良种基地建设的影响属较差年景。
2015年,气象灾害给我省种苗生产以及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造成一定损失。一是前汛期的持续性强降水使我省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等地林业育苗遭受严重损失。二是台风“苏迪罗”致使莆田、福州的育苗设施受损,宁德的林业育苗地受灾。三是受降水偏多影响,部分母树受粉不充分,种子产量下降;杉木、马尾松球果处理的出籽率、发芽率降低。此外,年初的气象干旱和4月份的强对流天气也给林木造成一定损失。
(2)2015年气候对森林防火的影响属于正常年景。
2015年,我省共发生森林火灾110起,受害面积1397.2公顷,森林火灾发生率1.23/十万公顷,比2014年下降15.38%;受害率0.16‰,比2014年上升22%。其中,上半年气候对森林防火不利,高森林火险天数达42天;下半年气候对森林防火有利,未发布高森林火险警报。
(3)2015年气候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影响属较差年景。
2015年冬、春季我省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有利于桉树袋蛾、桉树尺蠖等桉树害虫及马尾松毛虫、松墨天牛和刚竹毒蛾等松树与竹类害虫的越冬,导致此类害虫越冬代危害加重,年发生面积较去年有所上升。雨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偏高,使得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加重,其中危害程度达中度以上的面积较去年增加。
3.气候对渔业的影响
2015年气候对渔业的影响属较差年景。
2015年台风“灿鸿”、“苏迪罗”和“杜鹃”引发的风暴潮(含近岸浪)灾害给我省沿海渔业造成严重灾害,全省海洋直接经济损失为30.7925亿元。
4.气候对水电业的影响
2015年气候对水电行业的影响属较好年景。
2015年主要水库总来水量比去年多1.5%,比多年均值多14.1%,水库来水总体属偏丰。但来水时间分布不均,上半年偏少20.7%,属枯水;下半年丰枯急转,来水偏多87%,各月来水均为特丰,其中11月为同期最丰。省调统调水电累计发电量187.3亿千瓦时,其中9~11月连续三月单月发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5.气候对盐业的影响
2015年气候对盐业的影响属正常年景。
2015年上半年雨水少,有利于原盐生产,对前期原盐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而下半年雨水多,台风影响大,盐田蒸发量少,导致我省原盐产量低,比去年累计减产十万吨,预计将影响明年的原盐供应,尤其是季节加工用盐的供应。
6.气候对铁路运输业的影响
2015年气候对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属较差年景。
2015年受强降雨影响,南昌铁路局限速1036站次、封锁111站次;发生大小水害1132处,其中以堑坡溜坍490处最多,排水不良231处次之,另有路堤溜坍、水漫道床、崩塌落石、路基陷穴等400余处;影响行车水害24处。由水害导致经济损失1.4亿元。
7.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
2015年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属正常年景。
2015年春节,我省天气偶有阵雨,但总体仍以晴好为主,七天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79.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4.02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8%和20.2%。
8月,受台风“苏迪罗”影响,部分景区关闭,对我省客流造成一定影响;9月底,台风“杜鹃”正面登陆我省,导致我省中北部沿海景区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和影响,一些游客因台风影响放弃出游,对国庆假日前期全省旅游业接待造成一定影响。但尽管如此,暑期游和国庆“黄金周”的旅游市场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第四章 气候趋势展望1.总趋势
冬季(12~2月):平均气温偏高,极端最低气温接近常年至略高,隆冬(1月)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降水量偏多,局地将出现暴雨过程。
春季(3~4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闽西北局地可能出现轻度“倒春寒”天气。
雨季(5~6月):气温正常~偏高;降水北部偏多、南部偏少,闽江上游可能出现洪涝。
夏季(7~9月):平均气温偏高,≥35℃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中北部的部分县(市)可能发生中等强度气象干旱。
预计2016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个数略少,可能有秋季台风影响我省。
2.主要气候灾害分析
预计2016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图18)有:
(1)隆冬(1月)气温偏低,易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请注意防寒保暖;
(2)冬季总降水量偏多,局地可能出现暴雨过程;
(3)早春季可能出现持续性低温过程,闽西北部可能出现“倒春寒”天气,请提前做好农作物防寒准备;
(4)雨季可能出现较强的持续性暴雨过程,闽江上游出现较严重洪涝灾害的概率较大,需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工作;
(5)夏季台风偏少,不排除台风登陆我省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但影响程度低于2015年;
(6)夏季温高雨少,高温日数偏多,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闽中北部将出现夏旱,要做好防旱和防暑降温工作。
由于大气和海洋状况复杂多变,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和预测难度很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难把握。我们将密切关注,及时更新监测、诊断和预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