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气候公报(2009年)
冬季平均日照时数445.2小时,偏多107.5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167.3小时,属偏多;春季平均日照时数402.9小时,偏多81.8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7.2小时,属偏多;夏季平均日照时数585.7小时,偏少8.1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40小时,属正常;秋季平均日照时数499.1小时,偏多20.8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26.8小时,属正常。
第二章 主要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一、低温雨雪冰冻
2009年共有5次强冷空气过程影响我省,其中1月8~17日全省各地出现持续性低温冻害过程影响较重。
1月8~1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自北向南出现明显降温过程。日最低气温持续明显下降,过程降温幅度全省大部分县(市)超过8℃,局部县(市)超过10℃,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出现霜、霜冻和结冰过程,对冬种作物、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三明市因低温冻害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7352.0公顷,成灾面积733.0公顷,绝收面积8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62.2万元。龙岩市的上杭、永定、漳平等县(市)均受到不同程度冻害,农作物受灾面积7287.6公顷,农业经济损失3816.4万元。漳州市的香蕉、菠萝、木瓜等热带作物和畜牧业受冻害影响较重,直接经济损失9.7亿元。
1月23~27日,全省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明显降温过程,日最低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全省大部分县(市)超过8℃,局部县(市)超过11℃。1月25日凌晨,全省极端最低气温西部、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达到了-5~-2℃;中部地区和南部的内陆地区达到-2~3℃;其余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为3~6℃。25日,南平大部分县(市)出现雨夹雪、冰粒天气;26~27日,三明西北部部分县(市)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10月31日~11月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出现强降温,西部北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中北部地区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达9~12℃,南部地区达6~9℃;11月3日,全省气温较低, 最低气温西部北部地区为-1~4℃,中部和南部内陆地区8~11℃,南部沿海地区达11~14℃。秋季寒潮的出现在我省历史上较少见。
12月16~22日,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出现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中北部地区达7~10℃,南部地区达5~9℃。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21~22日,北部地区达0℃以下,其中宁德西部的高海拔山区-4~-3℃;中南部内陆地区0~3℃;中南部沿海地区达5~8℃。南平、三明、莆田等地出现霜、结冰现象,12月15~17日,南平中北部和宁德西部山区出现雨夹雪天气。
12月27~29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全省出现明显的降温过程,日平均气温降温幅度达3~9℃。西部、北部地区大部分县(市)最低气温达0~3℃,其中宁德西部的高海拔山区和闽北山区达-3~-1℃,南平、三明部分县(市)出现雾凇、雪;中部地区达3~7℃;南部地区达8~10℃。
二、强对流天气
2009年共出现2次春季强对流天气过程,4月13日,中南部地区部分县市出现强雷暴、冰雹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4月16日,闽西北部分县市遭受大风袭击。
4月13日上午,南安市出现强对流天气,电闪雷鸣,洪濑镇一女村民在田地干农活时,不幸遭到雷击身亡,4月13日傍晚,受高空槽和低空切变影响,厦门市同安区出现强雷暴和强降水天气。同安区新民镇、莲花镇一带遭受黄豆、花生般大小的冰雹袭击。龙岩市上杭县遭受冰雹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300公顷,成灾面积100公顷,绝收面积70公顷。
4月16日,三明市明溪县、建宁县和太宁县遭受大风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3124公顷,成灾面积913公顷,绝收面积142公顷。
三、暴 雨
2009年福建省共出现17次暴雨过程,雨季从5月18日开始,于7月4日结束,起止时间均偏迟,历时47天偏短,强度偏弱,降水偏少约2成,雨季中先后出现7次暴雨过程,包括2次台风影响降水,其中7月1~3日的暴雨过程,既是我省入汛以来强度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也是雨季期间的最后一场暴雨,影响范围偏大,强度中等偏强。
3月4~6日,受低空西南暖湿气流与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我省出现明显降水过程。统计4日20时~5日20时雨量,北部出现大~暴雨, 共有12个县(市)日雨量超过50毫米,以政和县81毫米为最大。统计5日20时~6日20时雨量, 南部3个县(市)出现暴雨,日雨量以云霄县60毫米为最大。
3月27~29日,受低层切变影响,我省出现降水过程。统计27日08时~28日08时雨量,北部出现暴雨,共有7个县(市)日雨量超过50毫米,以松溪县77.1毫米为最大。统计28日08时~29日08时雨量,西部4个县(市)出现暴雨,日雨量以龙岩市65.2毫米为最大。
4月16~17日,受高空槽和低层切变影响,三明、南平两市的部分县(市)和龙岩市的局部县(市)出现大~暴雨,统计16日08时~17日08时自动站雨量,共13个县(市)36个站点日雨量超过50毫米,日雨量以清流县灵地镇90.5毫米为最大。
4月19~20日,受高空槽和低涡切变东移影响,我省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漳州、泉州、厦门、南平、龙岩五市部分县(市)和福州局部县(市)出现暴雨~大暴雨,统计19日08时~20日08时自动站雨量,共有32个县(市)172个站点日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9个县(市)46个站点日雨量超过100毫米,以云霄县194.1毫米为最大。
5月13日,受弱冷空气和低层弱切变影响,我省内陆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其中三明、龙岩、南平三地市的部分县(市)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统计12日20时~13日20时累计雨量,共有4个县(市)24小时雨量达到大雨,其中邵武69.0毫米为最大。
5月18日,受弱冷空气和低层切变影响,我省中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水,其中龙岩、泉州、莆田三市和福州、三明两市的南部、漳州市北部的部分县(市)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统计17日20时~18日20时累计雨量,全省共有7个县(市)超过50毫米,以德化县96.0毫米为最大。这次暴雨过程使北部沿海大部分县(市)的旱情得到解除,影响利大于弊。
5月25~27日,受弱冷空气和低层切变影响,我省再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强降水过程,统计5月25日20时~27日20时过程雨量,全省共有27 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以松溪县105毫米为最大。这次降水有明显的自北向南推进过程,25日夜里到26日白天强雨区主要集中在北部,统计25日20时~26日20时累计雨量,全省17个县(市)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16个县(市)位于北部地区;26日傍晚起强雨区集中在南部,统计26日20时~27日20时雨量,全省5个县(市)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4个县(市)位于南部地区。这次降水过程对我省中部沿海的旱情有一定缓解作用,但连续的雨日加上短时间内的强降水导致我省一些地方出现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28日晚龙岩长汀县庵杰乡黄坑村发生一起山体垮塌事件,造成3人死亡。
6月2~3日,受高空槽东移和低层低涡切变东移南压的影响,我省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和福州五市出现暴雨天气。统计2日20时~4日20时雨量,共有43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13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以莆田市秀屿区145.7毫米为最大。
6月11~15日受低层切变影响,我省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统计6月10日20时~15日20时雨量,全省共有51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24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以尤溪182.7 毫米为最大,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暴雨导致三明市的永安、大田、清流等地局部出现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3个乡镇,2.09万人受灾,倒塌房屋0.02万间,死亡2人,转移人口0.1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0.79千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0.19亿元。
6月24~25日受高空槽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我省中北部部分县(市)出现暴雨,统计23日20时~25日20时雨量,共有11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以柘荣县94.8毫米为最大。
7月1~3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省中北部地区出现持续性暴雨~大暴雨过程。统计7月1日20时~3日20时全省降水量,共有47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26个县(市)雨量超过100毫米,以平潭的219.2毫米为最大。暴雨洪水导致三明、泉州、南平、龙岩等市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据省防汛办截止7月4日17时统计:三明、泉州、南平、龙岩等4个设区市共有19县18.64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20间,死亡5人(永春道路塌方压垮工棚),失踪2人,转移人口2.2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69千公顷,停产工矿企业64个,损坏堤防22.56千米,堤防决口4.03千米,损坏水闸、机电泵站、水电站、水文测站60座,冲毁塘坝94座,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2.42亿元。
7月13~14日,受热带低压正面登陆及其后部云团影响,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统计7月13日20时~7月14日20时雨量,共有19个县(市)日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9个县(市)日雨量超过100毫米,以同安县150.6毫米为最大。
7月25日,受高空槽和低层切变的共同影响,我省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统计7月24日20时~25日20时雨量,有3个县(市)日雨量超过50毫米,以光泽县101.6毫米为最大。统计24日18时至25日18时自动站24小时雨量,共有9个县(市)32个站雨量大于50毫米,其中有2个县(市)5个站大于100毫米,以光泽县山头112.6毫米为最大。
8月15~16日,受弱冷空气和中高层弱切变影响,我省内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统计15日08时~17日08时累积雨量,全省有11个县(市)过程雨量大于50毫米,以大田县124.4毫米为最大。
9月18~19日,受弱冷空气扩散影响,我省中北部和西南部出现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全省共有9个县(市)日雨量≥50毫米,以永春县87毫米为最大。
11月9~12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12日宁德、龙岩、漳州的部分县(市)和三明、南平的局部县(市)出现暴雨。统计11月11日20时~12日20时过程雨量,我省周宁、宁德、罗源、连江、顺昌、沙县、武平、上杭、龙岩、南靖、漳浦和云霄12个县(市)出现暴雨,以宁德66毫米为最大,12日三明、沙县、武平3个县(市)降水量分别刷新1971年以来当地同期一日最大降水量的历史记录。这次降水过程为前期持续少雨的我省带来了明显的有效降水,先后解除了全省持续2个多月的气象干旱。
11月16日,受地面冷空气南下和低层切变线影响,中北部普降中~大雨,其中南平、三明两市的部分县(市)出现了暴雨天气。统计11月15日20时~16日20时日雨量,我省武夷山、光泽、邵武、建阳、建瓯、泰宁、建宁、将乐、顺昌、沙县、寿宁和周宁12个县(市)出现暴雨,以建瓯市58.0毫米为最大。
四、热带气旋
2009年有9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省(表1),个数接近常年,登陆我省热带气旋有3个,分别是3号热带风暴“莲花”6月21日在晋江登陆,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在霞浦登陆和7月14日在莆田登陆的热带低压。影响热带气旋有6个,分别是4号热带风暴“浪卡”、6号台风“莫拉菲”、7号热带风暴“天鹅”、15号台风“巨爵”、16号台风“凯萨娜”和17号超强台风“芭玛”,台风给我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3.59亿元。今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热带气旋的特点是影响台风路径偏南,风雨影响偏轻和造成灾害较轻。
表1 2009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简表*
台风 编号 | 名称 | 登陆地点 | 登陆时间 |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 登陆 气压 (百帕) | 登陆 风速 |
0903 | 莲花 | 福建晋江 | 6月21日20时 | 3.36 | 985 | 23 |
0904 | 浪卡 | 广东惠东 | 6月26日23时 | - | 994 | 20 |
热带低压 | - | 福建莆田 | 7月14日4时 | 0.4 | 998 | 16 |
0906 | 莫拉菲 | 广东深圳 | 7月19日01时 | - | 965 | 38 |
0907 | 天鹅 | 广东台山 | 8月5日6时 | - | 990 | 23 |
0908 | 莫拉克 | 台湾花莲 福建霞浦北壁 | 8月7日23时 8月9日16时 | 955 970 | 40 33 | |
0915 | 巨爵 | 广东阳江 | 9月14日23时 | - | 970 | 35 |
0916 | 凯萨娜 | |||||
0917 | 芭玛 | 海南万宁 | 10月12日02时 | - | 992 | 23 |
*注:本表中的灾情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资料
图10 2009年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图
图11 2009年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图
1.3号热带风暴“莲花”及其影响
第3号热带风暴“莲花”于6月18日14时在南海北部生成,生成后在原地回旋少动,19日11时后转向北上,20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最强时近中心风力达28米/秒,21日08时减弱为热带风暴。并21日20时30分在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8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9级(23米/秒)。热带风暴登陆后转向东北,沿我省泉州、福州海岸线附近北上,22日14时在霞浦县长春镇附近入海,22日17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图12)。
受“莲花”正面登陆影响,6月21日~22日,我省沿海风力自南向北先后逐渐加大至6~8级,局部乡镇出现短时阵风9~11级。受其残留云团与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和内陆的局部县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其中东山、云霄、诏安和厦门的局部乡镇出现特大暴雨。统计20日20时~23日20时过程雨量,全省29个县市总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11全县市总雨量超过100毫米,以东山县394.9毫米为最大。该县6月22日最大日降水量为362.0毫米,位居1961年以来同期最大日降水量第一位。另外同期区域自动站统计,全省55个县市的441个测站雨量大于50毫米,其中37个县市的133个测站雨量大于100毫米,4个县市的9个测站雨量大于250毫米,以东山红旗水库的495.1毫米为最大。通过降水致灾评估指数计算,在登陆和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中,热带风暴“莲花”暴雨致灾属中等程度。
图12 热带风暴“莲花”移动路径
“莲花”是今年登陆我国的第一个热带气旋,登陆时间比常年初台登陆时间(7月1日)提早10天,比去年第一个登陆台风(浣熊,登陆时间为4月18日)晚64天。它具有以下特点:1)登陆福建的时间早,是仅次于7701(6月16日)最早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2)受到周边复杂多变天气系统和台湾海峡特殊地形的影响,路径较有特色,登陆后沿我省海岸线附近北上;3)热带风暴结构呈南北不对称;4)登陆后,不但南部沿海地区出现强降水,闽西北内陆地区也出现强降水天气。“莲花”在登陆和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中,造成的灾害损失属偏轻,其降水给我省沿海各地带来大量的水资源,增加了我省水库的蓄水量,热带风暴影响期间,对调节我省气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减轻用电负荷压力很有利。因此综合评估,“莲花”的登陆对我省的影响利弊兼有,但二者皆偏小。
据省防汛办22日12时统计:“莲花”携风带雨导致我省南部部分县市受灾,全省3市15县20.75万人受灾,32.0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失踪1人,紧急转移海上人员13.0万人,倒塌房屋0.0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36亿元。
2.4号热带风暴“浪卡”及其影响
第4号热带风暴“浪卡”于6月23日14时在菲律宾东部近海生成。于26日晚上22时50分在广东省惠东县平海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气压994百帕。27日凌晨1时在大亚湾开发区澳头镇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4百帕。27凌晨2时“浪卡”在广东惠阳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图13)。
图13 热带风暴“浪卡”移动路径
受“浪卡”风暴外围环流影响,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7~8级的阵风和中~大雨,漳州局部县(市)出现暴雨。统计26日20时~28日20时雨量,漳州地区的4个县(市)过程雨量大于50毫米,以平和县80.5毫米为最大(同期区域自动站平和县安厚镇107.8毫米为最大)。
“浪卡”是今年登陆我国的第二个热带气旋,截至目前,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生成的数量略偏少,生成时间也较偏晚,但登陆我国数量略偏多,登陆强度较弱。它具有以下特点:1、强度弱,一直是热带风暴等级,登陆时风力比“莲花”登陆小;2、风雨小,造成影响和经济损失也较轻;3、路径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没有出现大的转折;4、时间短,由于高低层环流的中心出现分离,登陆后减弱迅速。
“浪卡”强度弱、时间短、风雨小,且影响之际正值雨季即将结束之时,带来的降水,有利于增加我省部分水库的蓄水量, 提高盛夏抗旱和水力发电能力;有利于调节我省气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减轻用电负荷压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热带低压及其影响
热带低压7月14日中心在我省莆田市登陆,受其影响,7月13~14日我省沿海先后出现7~9级的东北阵风,中部沿海偏南阵风达10~11级;13日夜里~14日我省自东向西出现中~大雨,中南部地区部分县市出现暴雨或大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4亿元。
4.6号台风“莫拉菲”及其影响
第6号台风“莫拉菲”于7月16日20时在菲律宾东部洋面生成,热带风暴生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于17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该风暴中心进入巴士海峡后稳定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于18日05时加强为台风,“莫拉菲”于19日0时50分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中心最低气压96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台风登陆后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快速减弱,19日04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9日07时减弱为热带风暴(图14)。“莫拉菲”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但对我省的影响较小。
图14 台风“莫拉菲”移动路径
受“莫拉菲”外围影响,7月17~18日,我省中南部沿海风力明显加大,阵风达8~9级,部分达10级,以莆田笏石东北风11级为最大。“莫拉菲”给我省带来的降水以阵雨为主,18~19日福州、漳州的局部县(市)出现大雨。统计18日20时~20日20时,我省最大过程雨量为诏安县43.2毫米。
5.7号热带风暴“天鹅”及其影响
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于8月5日6时20分在广东台山沿海登陆(图15)。受其外围环流影响,8月5日我省南部沿海的部分乡镇出现6~7级阵风。全省各地出现阵性降水,其中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局部乡镇出现暴雨。统计4日15时~5日15时24小时累积雨量,我省共有5个县(市)雨量大于25毫米,其中明溪县雨量42.5毫米为最大。
图15 热带风暴“天鹅”移动路径
6.8号台风“莫拉克”及其影响
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4日02时生成,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北壁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低气压955百帕(霞浦西洋站本站气压),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3m/s)。10日6时“莫拉克” 中心进入浙江境内(图16)。
图16 台风“莫拉克”移动路径
台风“莫拉克”是今年以来登陆福建最强的热带气旋,对我省的影响具有影响时间长、过程降水多和大风范围广的特点,其气象灾害影响程度经评估属较重,但实际灾情在近10年正面登陆我省的热带气旋中属中等偏轻。
“莫拉克”台风给我省带来较严重的风雨影响。7~9日我省中北部沿海阵风8~12级,部分乡镇13~14级,霞浦西洋站12级以上大风持续44小时,14级以上大风持续19小时,极大风速47.7m/s(15级)。7~10日我省中北部沿海大部分县(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柘荣、罗源等5个县(市)出现特大暴雨。过程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有18个县(市),其中柘荣县409毫米是1961年以来我省第二大日降水量;罗源县313.9毫米也创本站历史纪录;长乐市291毫米和福清市222.6毫米的日降水量也位列本站历史第3位。统计6日20时至10日20时的过程雨量,有12个县(市)≥200毫米,7个县(市)≥300毫米,3个县(市)≥400毫米,以柘荣县708.4毫米为最大,创登陆福建省热带气旋过程降水量之最,并位列福建省台风季(7~9月)最多连续降水量历史排名第5位。
“莫拉克”台风带来的降水虽然增加了水库的有效蓄水量,缓解了夏季的高温炎热,但对我省的影响总体来说弊大于利。受其影响,闽中北部沿海的城乡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积水或农田受淹;福州长乐机场166个航班取消、19个航班延误;沈海高速分时段封闭,部分国道、省道出现临时阻车;涉台的厦金、泉金、两马航线陆续停航。
据福建省防汛办截至8月12日17时统计:全省共有7市53县165.01万人受灾,受淹城市1个,倒塌房屋0.14万间,死亡3人,失踪1人,转移人口52.9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5.65千公顷,减产粮食6.65万吨,水产养殖损失12.19万吨;停产工矿企业1276个,公路中断225条次,机场、港口关停13个次,供电、通讯中断659条次;损坏堤防46.39千米,堤防决口2.48千米,损坏护岸、灌溉设施2130处,损坏水闸、机电泵站、水电站、水文测站、机电井409座,冲毁塘坝168座,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19.83亿元。
7.15号台风“巨爵”及其影响
第15号台风“巨爵”于9月15日7时在广东台山登陆,受其外围云系影响,9月14日我省中南部沿海出现7~9级阵风,以诏安外屿和平和大芹山的9级(21.6 米/秒)为最大。全省各地出现阵雨,南部部分县(市)出现大雨~暴雨。统计14日08时~15日08时24小时区域自动站雨量,漳浦、平和、南靖3个县(市)共11站出现暴雨,以漳浦87.2毫米为最大(图17)。
图17 台风“巨爵”移动路径
8.16号台风“凯萨娜”及其影响
受第16号台风“凯萨娜”的外围影响,漳州出现大雨~暴雨。统计9月30日20时~10月1日20时日雨量,长泰、南靖、龙海、漳浦、平和5个县(市)出现大雨,以长泰123.0毫米为最大(图18)。
图18 台风“凯萨娜”移动路径
9.17号台风“芭玛”及其影响
受冷空气和今年第17号台风“芭玛”外围的共同影响,10月3~6日和10月9~10日全省中北部沿海出现6~8级偏北大风,阵风9~10级;中部沿海出现11级阵风;南部沿海出现6~7级大风,阵风8~9级。5日和11~12日中北部沿海地区出现小阵雨,福州、连江、平潭、宁德、柘荣等县(市)出现中阵雨(图19)。
图19 台风“芭玛”移动路径
五、干 旱
2009年我省出现大范围的秋冬春连续气象干旱,夏秋季我省沿海再次出现连旱,给我省的部分县(市)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中南部沿海地区从上一年10月中旬起至3月上旬连续120~150天未出现有效降水过程,出现秋冬春连续气象干旱, 这次干旱过程大~特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全省受灾人口28964人,饮水困难20300人,农作物受旱面积30749公顷,成灾面积2696.7公顷,绝收面积351.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3万元; 4月下旬至6月中旬,我省沿海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南部沿海部分县(市)达气象中~大旱,持续的旱情先后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的多场降水过程中得到缓解;7月中旬到8月上旬中南部沿海的部分县市连续20多天未出现有效降水过程,出现气象小旱; 8月中旬开始持续少雨,厦门及泉州、福州的局部县(市)持续2个多月无有效降水,省内大部分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特别是中南部沿海地区出现夏秋连旱,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81.2千公顷,因旱有19.42万人发生饮水困难,小型水库干涸64座。
六、高 温
2009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省出现5次高温天气过程,全省共有49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8℃,其中8月28日闽清县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9.8℃,为全省气温最高值。华安、长泰、漳州3个县(市)8月日极端最高气温、华安县9月日极端最高气温位居本站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日最高气温≥35℃的最长连续日数为16天(8月15~30日),出现在安溪县。
7月8-10日,我省大部分县(市)日最高气温≥35℃,南平的部分县(市)、三明局部县(市)、龙岩、福州和漳州三市的个别县(市),共有11个县(市)出现日最高气温≥38℃的高温天气。
7月29-8月2日,我省大部分县(市)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过程,其中三明、龙岩、漳州三地市共有12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8℃。
8月27-28日,除山区、岛屿外,我省其余各县(市)最高气温均≥35℃,有18个县(市)出现日最高气温≥38℃的酷热天气。
9月4~8日和9月12~18日,我省大部分县(市)日最高气温≥35℃,全省共有8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8℃。
七、雷 电
2009年全省共发生雷灾241起,主要集中在6 ~8月,因雷击造成死亡19人,受伤6人,建筑物、办公和家用电子电器设备因灾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3.2万元,其中人员伤亡严重的事件主要有:
6月9日18时,大田县上京镇黄城村一中年妇女山上种地瓜苗收工回家,走到离山顶十几米远的杉树旁被雷电击死;6月14日15时,泉州市晋江安海一村民,躲避雷电不及遭遇雷击当场死亡。6月18日下午约2点30分,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在水田里插秧时突遭雷击身亡; 7月2日14时,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静月庵遭雷击,造成当时正在屋顶上施工作业的3名工人被雷电击中,当场死亡; 8月21日16时左右,诏安县霞葛镇天桥村一位50多岁女性村民带一小孩在省道诏平线霞葛路段行走时遭雷击,该妇女当场死亡,小孩受轻伤。
第三章 气候趋势展望
一、气 温
1.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预计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其中12月偏高、1月接近常年、2月略低。极端最低气温接近常年,北部高海拔山区可达-8~-6℃,局部低于-8℃;北部其余县市-7~-5℃;中部内陆县市可达-3~-1℃,中部沿海县市可低至-1~1℃;南部县市可达0~2℃。
2.春季(3~4月):预计春季气温偏高;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略高,4月偏高。预计春播期平均气温偏高,不利于春播的时段:2月下旬后期(2月25~27日),3月上旬中后期(5~8日),3月中旬末期至下旬初期(19~23日)和3月底至4月初(3月30日~4月1日)。
3.“五月寒”:除局部高海拔山区外,大部分县市无“五月寒”天气。
4.夏季(7~9月):预计夏季平均气温偏高;≥35℃高温日数偏多,内陆县市可达35~45天,沿海县市20~30天;极端最高气温略高,内陆县市约38.0~40.0℃,局部高于40.0℃;沿海县市37.0~39.0℃,局部高于39.0℃。
5.秋寒:预计出现“23型”秋寒日期全省偏迟;出现“20型”秋寒日期北部偏迟、南部略迟。
二、降 水
1. 冬季(12~2月):预计冬季总降水量偏少,其中12月偏多、1月偏少、2月略少。
2. 春季(3~4月):预计3~4月总降水量北部偏多、南部偏少,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北部正常、南部略少,4月北部偏多、南部偏少。
3. 雨季(5~6月):预计雨季于4月底至5月初由北至南先后开始(略早),于6月下旬中后期由南向北先后结束(北部正常、南部略早)。雨季期间降水接近常年至略多;月份分布大致是:5月偏少、6月偏多。降水相对集中时段大致出现在5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5月18~23日)和6月中旬中期(6月12~17日)。
4. 夏季(7~9月):预计7~9月总降水量南部沿海偏多、其余县市偏少;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偏少、8月偏多、9月偏少。由于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县市有可能出现夏旱。
三、台 风
预计2010年登陆或影响福建的台风或热带风暴偏少,约5~7个(常年7.5个);月份分布大致是:6月及以前1个、7月1个、8月1~2个、9月1个,10月以后1~2个。可能有1个强台风严重影响我省。
四、主要气候灾害
1.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可能发生强降温过程(寒潮过程),出现3~5天的严寒天气;
2.春季南部县市降水偏少,可能出现春旱;
3.雨季期间闽江流域(上游)的部分县(市)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4.夏季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县市有可能出现夏旱。
福建省气象局 福建省气候中心
主 编: 杨 林 主 审: 王 岩 签 发: 林新彬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乌山路108号 联系电话:(0591)83300572 邮编:350001
E-mail: Fjqhpj @Sina.com
附表 2009年福建省气温、降水、日照评价表
站 名 | 区站号 | 气 溫 | 异常度 | 评 价 | 降 水 | 百分率 | 评 价 | 日 照 | 异常度 | 评 价 |
邵武 | 18.6 | 1.76 | 显著偏高 | 1614 | -12 | 偏少 | 1746 | 1.22 | 偏多 | |
武夷山 | 18.8 | 2.07 | 异常偏高 | 1818 | -5 | 正常 | 1832 | 0.86 | 正常 | |
浦城 | 18.1 | 1.80 | 显著偏高 | 1462 | -14 | 偏少 | 1889 | 0.50 | 正常 | |
建阳 | 18.6 | 0.96 | 正常 | 1461 | -14 | 偏少 | 1663 | 正常 | ||
建瓯 | 19.6 | 2.20 | 异常偏高 | 1288 | -23 | 显著偏少 | 1902 | 1.66 | 显著偏多 | |
寿宁 | 15.5 | 1.46 | 偏高 | 1787 | -8 | 正常 | 1788 | 0.66 | 正常 | |
福安 | 20.0 | 1.95 | 显著偏高 | 1390 | -12 | 偏少 | 1934 | 1.53 | 显著偏多 | |
福鼎 | 19.3 | 1.86 | 显著偏高 | 1796 | 8 | 正常 | 1910 | 1.63 | 显著偏多 | |
宁化 | 18.4 | 1.93 | 显著偏高 | 1433 | -21 | 显著偏少 | 1886 | 0.94 | 正常 | |
泰宁 | 18.2 | 2.66 | 异常偏高 | 1434 | -20 | 显著偏少 | 1706 | 0.83 | 正常 | |
明溪 | 18.5 | 0.93 | 正常 | 1430 | -21 | 显著偏少 | 1835 | 1.45 | 偏多 | |
三明 | 20.0 | 1.43 | 偏高 | 1627 | -2 | 正常 | 1796 | 0.89 | 正常 | |
南平 | 20.2 | 1.54 | 显著偏高 | 1359 | -18 | 偏少 | 2018 | 2.15 | 异常偏多 | |
古田 | 19.2 | 1.79 | 显著偏高 | 1366 | -15 | 偏少 | 1900 | 0.94 | 正常 | |
尤溪 | 19.7 | 1.75 | 显著偏高 | 1514 | -7 | 正常 | 1801 | 1.07 | 偏多 | |
闽清 | 20.6 | 1.88 | 显著偏高 | 1133 | -24 | 显著偏少 | 1867 | 1.13 | 偏多 | |
霞浦 | 19.2 | 0.85 | 正常 | 1127 | -19 | 偏少 | 1898 | 1.35 | 偏多 | |
闽侯 | 20.5 | 1.78 | 显著偏高 | 1170 | -17 | 偏少 | 1740 | 0.37 | 正常 | |
宁德 | 20.2 | 2.52 | 异常偏高 | 1778 | -11 | 偏少 | 1735 | 0.81 | 正常 | |
福州 | 20.7 | 2.18 | 异常偏高 | 1375 | -1 | 正常 | 1610 | 0.02 | 正常 | |
长汀 | 19.5 | 3.51 | 异常偏高 | 1505 | -14 | 偏少 | 1943 | 1.11 | 偏多 | |
连城 | 19.7 | 1.72 | 显著偏高 | 1499 | -13 | 偏少 | 1855 | 0.51 | 正常 | |
永安 | 20.3 | 2.16 | 异常偏高 | 1449 | -7 | 正常 | 1859 | 1.34 | 偏多 | |
漳平 | 21.2 | 2.57 | 异常偏高 | 1262 | -18 | 偏少 | 1894 | 1.61 | 显著偏多 | |
永春 | 20.8 | 0.98 | 正常 | 1250 | -29 | 显著偏少 | 1841 | 0.96 | 正常 | |
仙游 | 21.3 | 2.41 | 异常偏高 | 1099 | -32 | 异常偏少 | 2092 | 1.38 | 偏多 | |
长乐 | 20.2 | 1.49 | 偏高 | 1377 | 0 | 正常 | 1892 | 1.52 | 显著偏多 | |
平潭 | 20.4 | 1.66 | 显著偏高 | 1196 | -2 | 正常 | 1820 | 1.36 | 偏多 | |
莆田 | 21.0 | 1.67 | 显著偏高 | 976 | -31 | 异常偏少 | 2066 | 1.54 | 显著偏多 | |
永定 | 20.7 | 1.90 | 显著偏高 | 1101 | -33 | 异常偏少 | 1979 | 1.06 | 偏多 | |
南靖 | 21.5 | 1.01 | 偏高 | 1236 | -31 | 异常偏少 | 1978 | 1.05 | 偏多 | |
漳州 | 22.6 | 3.09 | 异常偏高 | 921 | -43 | 异常偏少 | 1930 | 0.46 | 正常 | |
漳浦 | 21.7 | 1.55 | 显著偏高 | 1188 | -24 | 显著偏少 | 1823 | 正常 | ||
厦门 | 21.3 | 1.57 | 显著偏高 | 920 | -30 | 异常偏少 | 2085 | 0.67 | 正常 | |
晋江 | 21.6 | 3.27 | 异常偏高 | 1053 | -16 | 偏少 | 2226 | 0.81 | 正常 | |
东山 | 21.7 | 2.06 | 异常偏高 | 1226 | -2 | 正常 | 2289 | 0.33 | 正常 |
注:1.全年及各季的降水量、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统计值为全省36个旬月报站的实时观测平均值。
2.常年值为1971~2000年30年气候标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