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世博会 > 低碳世博专题 > 低碳活动—环保宣言

行动起来!低碳生存阻止上海变“海上”

【字体:   2008-11-26 16:02:44   来源: 文汇报  

受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正计划买地“搬国”。地处海滨的上海,有没有如此灭顶之灾的危险?在日前举行的低碳经济建设国际论坛上,“低碳生存”成为国内外专家众口一词推荐的“救命稻草”:“走低碳发展之路,尽可能减少上海变"海上"的威胁。”

告别不良的“碳嗜好”

沿海城市被淹,并非耸人听闻。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第三工作组前联合主席伯特·梅茨指出,根据目前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到2050年,沿海三角洲地区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很可能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口迁移,上海也不例外。

有数据显示,最近30年,上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年均上升3.83毫米,明显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如不积极应对,到本世纪末,上海有可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如何挽救我们的城市?伯特·梅茨发出了如下忠告:无论个体还是社会,都应逐渐改掉危险的“碳嗜好”:“很多情况下,什么都不干的成本比实现低碳经济的成本还要高。”

临港崇明率先“低碳”

虽说“低碳”是近几年刚刚流行的时髦用语,上海却已积累下了不少心得。从2005年起,市科委设立节能减排专项,先后在工业、交通、建筑、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启动了200多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上海的低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针对那些不愿花钱减排的“保守派”,伯特·梅茨预测,现有低碳技术将在未来几年里得到商业化应用,不少减排措施还能带来丰厚利润。比如,控制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健康利益就能抵消掉相当一部分减排成本。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表示,尽管上海在短期内难以全面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但老城区的改建、新城区的建设都为探索低碳生存提供了契机。据透露,临港新城和崇明生态岛有望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为上海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最佳的发展模式。

挖掘自然界储碳“高手”

当然,在适应“减碳”的同时,还要从湿地、森林、农田等储碳“高手”中积极寻找做“加法”的空间。据了解,上海拥有包括农田等在内的近3200平方公里湿地资源,占陆域总面积的50%,对于全市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为此,专家呼吁加大对崇明东滩、九段沙、南汇边滩等重要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力度,增强湿地的固碳功能。同时,还应优化林地结构,促进林业碳汇发展。此外,通过科学耕种和管理,发展高效农业,也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培育天然土壤碳库。

低碳

“低碳”,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的具体化。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碳汇

碳汇,主要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森林的碳汇作用。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就变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源。

编辑: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