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宏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地综合发展研究室主任吴新宏,先后主持了“我国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价及其管理对策研究”、“草原碳汇监测方法及碳储量研究”等课题或重大科研项目,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牧草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天气、气候条件不同的年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牧民的收益也随之起起落落。他希望各方都能够关注气候变化对草原的影响,重视草原的碳汇作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让草原不再是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受害者”,而变成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因素。
中国天气网:在您从事的研究(项目)中,近50年草原生长情况是怎样的?有何种变化?
吴新宏:近50年来从多年的研究和监测发现,1980年代后期,草原生长状况除了随气候的波动而波动变化外,整体上朝着生产力减低、植物物种减少、草群高度降低、植被稀疏化、植物群落灌丛化的趋势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到了20世纪末更为明显,尤其是近10年,由于持续干旱发生,草原生长受到明显的限制,植被变得更加矮化、稀疏,生产力明显下降。据有关数据分析显示,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目前草原草群高度仅为原来的50%,生产力仅为原来的40-60%。
中国天气网:您在牧区走访、考察时,看到的不同年景牧草生长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不同年景对于牧民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
吴新宏:草原生长所依赖的水分只能靠自然降雨,人类难以用其他手段来改变和调控气候,因此,在自然气候的先天性波动下,草原牧草的生长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性,即在降水较多、分配较好的年份,牧草长势较好,而干旱年份,草原生长状况就会明显变差。
由于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来源系家庭畜牧业,虽然近年来也有部分牧民从事非牧业劳动,但是,大部分牧民还是依赖于养畜。在草牧场“双权一制”的制度安排下,每家的草牧场面积有限,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牧民饲养的牲畜一般都较国家标准多一些,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各地区人均占有资源面积不同,如在典型草原的东乌珠穆沁旗一些地方人均拥有草场两三千亩,而在条件相对较差的正蓝旗,有些地方人均只有500亩。对于人均草地较少的地区,为了基本生存需要,他们不得已会选择超载;另一方面,如前说到,由于牧民收入来源具有单一性束缚,这迫使其为了生存发展和改善生活,选择多养畜,故目前大部分草原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
在草原连年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不同年景,对牧民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在降水较多的好年景,牧草生长良好,春季接羔成活率提高、当年出栏家畜肥重、冬季备草支出减少,年生产收入自然就会多一些,可用于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但是,从近10来年的年景来看,干旱及严重干旱年份居多,草地生产力持续维低,致使草畜矛盾更为突出,牧民为了保畜,需要花钱走场、补饲,冬季还要储备大量饲草,致使生产成本增多、生产风险增大,年收入无几甚至还会透支家庭积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
中国天气网:在牧草生长不好的年份,农业部门采取哪些措施帮助牧民?
吴新宏:一般遇到旱灾年份,牧草生长不好,这样,一来会影响夏秋季节的家畜饲养,同时,由于生长季牧草积累较少,也会直接影响到冬春季家畜的抗寒、抗灾,因此,在牧草生长不好的年份,农业部门一般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牧民。首先,及时调拨救灾资金,通过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由于灾害引发饲草料短缺问题,以减少牧民损失。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牧业灾后生产自救技术指导意见,发放到牧民手中,引导牧民开展灾后自救和生产恢复工作。第三,积极做好饲草料贮备和调运工作,农业部门将积极收集各种信息,协调地区间的饲草料储备与调运,确保冬春季饲草料的供给。第四,积极引导牧民做好家畜出栏工作,由于饲草料短缺,会造成当年羊羔瘦弱,卖不上好价钱,但是,这往往会带来巨大生产风险,家畜越冬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部门会开导牧民克服惜售思想,并采取出栏补偿政策,引导牧民把能出栏的牲畜全部出栏,避免因灾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减轻饲草料贮备压力。第五,农业部门一般都要做好灾情日报工作,出现灾情后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同时,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全面做好草原牧区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力争把因灾损失降到最低。
中国天气网:农业部门目前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牧区的草原生态环境?青海植被恢复较好的经验是什么?青海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带来哪些相关领域的改善?
吴新宏:近年来,国家和农业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来改善牧区的生态环境。以内蒙古为例,主要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包括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及草原生态奖补工程等5大类30个小项的生态保护政策。目前,这些政策正在发挥着其各自的作用。尤其指出的是,2012年开始,国家计划每年投资一百多个亿,作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惠及牧民,其主要目的是(1)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2)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放牧的牧民给予奖励;(3)增加牧区畜牧良种补贴;(4)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这些措施和举措,现在或未来将对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生活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青海植被恢复较好的主要经验:(1)高度重视并做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建设双赢的政策、市场机制,从生态退化的根源做好制度安排,如2011年出台了《青海省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等;(2)认真落实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工作,多年来,青海省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为青海开发建设的首要问题,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恢复植被,保护林草地、湿地放在首位,并充分利用近年来气温上升和降水量的增加以及人工降雨等,改善地区生态环境;(3)加大科技开发与保护建设投资,以三江源为例,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获国家批准,规划投资75亿元,是我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工程涉及退牧还草、禁牧减畜、黑土滩治理和人工增雨等多个项目,其重点是修复项目区退化草场和高原植被。经过数年的努力,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增草效果明显。
青海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带动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改善,如青海省境内有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库塘四大类型湿地5568890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71%,最近几年,通过实施禁牧移民工程、湖泊湿地禁渔工程、湿地区域沙漠化防治工程、湿地植被恢复工程等,使扎陵湖、鄂陵湖两块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改善了,还有利于促进区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尤其在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对该地区冬虫夏草生长产生重要的益处,通过虫草采集,将一定程度替代草原畜牧业,缓解生态压力,并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青海省高寒草原植被的变化,也来自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消融,给青藏高原带来了丰沛的雨水和地表补水,目前带来的利益较大,但长期来讲,确是不容忽视的巨大隐患,亟需开展专项研究。
中国天气网:草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吴新宏:第一,发挥草原碳汇作用。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草原是碳源而不是碳汇,其理由是草原上的牧草被家畜放牧利用,而家畜又将牧草所固定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因而草原固碳不稳定。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首先,我国有大约30%的草原由于坡度大、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气候恶劣等因素,并不能为畜牧业所利用。其次,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我国对不少草原实施了禁牧封育等保护措施。再次,草原既有可食性牧草,也有大量不可食牧草,而且被家畜利用的牧草主要转化为家畜的有机体。最后,草原还有重要的土壤层,千万年来沉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其固碳量通常是地上部分的几十倍。
第二,发挥草原的固碳潜力。我国草原面积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0左右,居世界第二位,是我国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因而,草原是光合作用最大的载体,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碳库。据有关研究,草原土壤层的储碳量一般是植被层的15-20倍,我国草原植物层和土壤层的总固碳能力应该达到近20亿吨,约相当于178亿人的年呼出量、33亿辆汽车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第三,草原尽管一岁一枯荣,但其却事实上形成两个动态稳定的碳库,一是地表植被,一是基本稳定的动物群体(放牧家畜为主),而且,在不断地从食物链流通到最高级动物--人类,因而是循环流动的为人类直接谋福祉的稳定碳库,因此,从生物学合人类学意义上,草原更像地球的肺。
此外,草原植被本身已经长期适应了恶劣的、波动的气候变化环境,是地球上抗逆性最强的多生态优势种建群的植被,应对气候变化更为适应,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物种、策略以及行动均应聚焦于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