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气候变化敏感地带(资料图)
中国天气网讯 内蒙古大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优良牧场,离离原上草,养育了千百万草原儿女和数不清的牛马驼羊,但是近年来的种种变化和研究表明,气候因素对内蒙古的草原植被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草原面积显著减少,南部界限大幅度北移。另一方面,草原生产力明显下降,荒漠草原的减产最为突出。总之,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草原对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干扰均更为敏感。
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苏大叔并不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前因后果,但他清楚的记得自己生活了50余年的这片草原正在变得越来越干燥、枯竭。最可怕的是多风少雨使草原减产直接导致载畜量的下降,并且冬季温度不够低,许多害虫都冻不死,使春夏季草原虫害泛滥。
“天气变得暖和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它伴随的是干旱少雨,这对于牧民的生活来说是致命的。”苏大叔说。
这位53岁的蒙古族牧民生活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嵯岗牧场,目前正经营着自家5000余亩草场。在他小的时候,春夏季的草原总是绿草茵茵、一望无垠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随处可见,每到秋季的打草时节,总是他们家最忙碌的时候,大捆大捆的牧草高高的垒成像小山一样的草垛。
同时草原冬季的漫长和寒冷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最冷的一年最低气温都在零下43度,积雪有一米多深。而如今,在草原上一般年景已很难见到那么深的雪,最低气温也就在零下25度左右,偶尔能碰到特别寒冷的天气。
除去天气因素,其他原因也影响着牧草生长和家庭收入。他家5000余亩的草场上最多时养过1500余只羊,但目前只养800余只。据苏大叔介绍,以前的牧民是游牧式放牧,哪里有草就去哪里,这里吃完了就去那里,但是现在把草场划分到户,只能在自家草场放牧,年年这么吃,很多地方都不长草了。原来年景好的时候,他家能打近百车拖拉机的饲草,但近几年只能打五六十车,远远不够负担这千余只羊。每年3、4月份是当地接羔羊的时期,但因草料难以为继,接羔羊后总要再杀掉四五百只大羊,即便是这样,自家打的草根本不够维持剩下的羊,也还要购买饲料参杂喂养。近些年随着物价和运费的上涨,他家每年至少要花费两万余元到哈尔滨或齐齐哈尔购买饲料和洋葱、胡萝卜之类的辅料。
苏大叔认为气候变化对他家生活有较大影响,它直接导致了牧民生产生活成本的上升,并且直接限制了他家的蓄养规模。同时为防止过度放牧,前些年政府也出台了政策,限制每家每户牧民的养殖规模,多少亩草场只能养多少只牲畜,不可超量饲养。
如今,当地政府很着重帮助牧民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牧民自己也开始主动应对。苏大叔说他也十分愿意投资改造周边的环境、改善设施应对气候变化,但他不愿意以减少牲畜数量来应对气候变化,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