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气象部门为青海湖周边生态恢复做了哪些工作?
李凤霞: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2003年以来开展了青海湖流域沙丘移动监测,并定期制作沙丘移动监测产品。
二、开展了青海湖流域土壤风蚀风积监测业务。
三、开展牧草长势遥感监测业务,定期开展青海省退牧还草效果评估工作。
四、开展青海湖周边湿地修复工程项目
五、建立、完善青海湖周边气象台站观测项目,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关于湿地
记者:三江源湿地目前的现状?
李凤霞:三江源地区湿地的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地区所具有的地势高亢、气候严寒、冰雪融水、冻土发育等独特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三江源湿地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纬32°30′~35°40′,东经90°40′~99°10′之间。其中,长江源区湿地主要集中分布于青藏公路以东,楚玛尔河河口以西,五道梁以南的整个唐古拉山北坡的河源地区,地理范围约北纬32°30′~35°20′,东经91°00′~95°00′之间。黄河源区湿地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南面的巴颜喀拉山、东面的阿尼玛卿山和北面的布青山构成的三角形河源地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3°50′~35°20′,东经96°00′~99°00′之间。澜沧江源区湿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杂多县以上流域的河源地区,地理范围约北纬32°42′~33°50′,东经93°51′~95°18′之间。类型主要包括:湖泊型湿地、河流型湿地和沼泽湿地等。
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据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同时降水量逐年减少,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三江源”地区的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由于气候变暖、人类对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严重破坏、生态严重失衡,造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失衡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已将“三江源”地区列入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
记者:在三江源生态恢复方面,您有何建议?
李凤霞:在三江源生态恢复方面,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治理和保护措施,如划定为保护区、以草定畜、生态移民、阶段封育、长期禁牧、沙漠化治理、人工增雨等,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的建议是一方面将这些治理和保护的措施长期进行下去,另一方面是加大针对三江源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为生态恢复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请您谈谈气象部门在三江源湿地恢复这方面所做的工作。
李凤霞:从2003年开始,气象部门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包括草地生物要素、土壤物理特性、荒漠化等生态态环境的监测工作,并依托科研项目建立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同时,对2005年以来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的成效进行初步的评估。
从2000年开始,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三江源地区湿地—区域气候相互效应分析”,科技部2005年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三江源湿地的区域气候生态效应监测评估技术”;2006年度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科研课题及应用推广项目“三江源区湿地保护修复技术的引进与示范”;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多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叶海英 李景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