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甘肃舟曲一线,武警交通部队抢险突击队集中大型机械优势和兵力,成功营救了38名幸存者,同时奋力抢通舟曲县城道路4公里,为抢险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图为大型机械挺进城区。中新社发 马清臣 摄  
 

8月9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甘肃舟曲泥石流重灾区甘肃舟曲县了解灾情,看望灾民,慰问参加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消防、武警官兵。图为温家宝在舟曲县城内安抚失去亲人的受灾灾民。 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题:灾后重建开启 中共执政直面气候变化新课题

中新社记者 邓敏

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第二天,当地政府迅速出台就业援助和社保扶持政策,标志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启。在气候变化成为各国政府不可回避的执政新课题的今天,中国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反应不断提速,应对机制逐渐完善,展现出中共在这一新课题面前日渐成熟的执政力。

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8月9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于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甘南州舟曲县受灾企业和困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意见》。

该意见规定,要认真摸清灾区人员失业及企业停产等情况和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失地农民、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等情况。将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物资搬运、抢险抢修、环境清理、卫生防疫、治安维护等纳入公益性就业岗位认定范围,优先安置受灾困难援助对象,并按规定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结合实际运用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帮助灾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

其实,早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下午6时在舟曲现场办公时,就已指出要在做好当前救灾工作的同时,立足长远谋划灾后恢复重建。

10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也要求抓紧制定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尽快全面启动灾后重建。

舟曲并非灾后重建迅速启动的特例。7月下旬遭受历史罕见洪灾的吉林省,首个灾后重建的村庄已于8月6日正式动工。吉林市委书记承诺,如果10月末前,因灾失房者未搬入新房,各地区党政一把手必须引咎辞职。

经过汶川、玉树地震、南方旱灾、东北洪涝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中国政府应对此类事件的应急机制日趋成熟,救灾体系逐步完善。正如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所强调的,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此次应对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亦是又一次对防灾救灾体系的演练和完善过程。

2010年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现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海地、智利大地震、冰岛火山爆发、巴基斯坦强降雨、俄罗斯大火、阿根廷寒流冰冻……各国政府在应对极端天气变化引发的灾难面前可谓焦头烂额。气候变化已不仅是新的政治话题,更是各国政府未来执政方面不可回避的新课程。

联合国国际减灾署《减少灾害全球评估报告》的项目负责人宾娜•德赛女士认为,面对自然灾害,人类可以做到的就是防患于未然。比如政府可以因地制宜,为容易受灾的地区设计撤离方案。尤其是像中国的一些地区,他们的准备工作在不断地强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经理蒋南青也认为,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地区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严峻性,更多的人在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