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故事》画册终于在2010年六一儿童节新鲜出炉了,它带着这个月特有的清新气息问世,虽尚有一些不足,却寄托着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的赤子之心和一片诚意,以优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好看的故事,让大家眼前一亮。

从两年前尚显青涩的气候变化故事网站专题,到而今精致高品味的《气候变化故事》画册,回顾这一过程,我们有太多的感动和收获。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画册的诞生历程。

画册诞生:众领导专家大力支持 促成毛毛虫变蝴蝶

如果说,两年前中国天气网气候变化故事专题是毛毛虫,现在的画册已经蜕变成五彩斑斓的蝴蝶了。这一蜕变的历程,是在众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郑国光局长亲为本书作序

于新文、巢清尘、罗勇、徐影等气候变化专家,利用个人休息时间仔细审读了全书,张洪广、王亚伟老师为本书政策性的把握、部分资料的搜集,提供了大量宝贵信息。


主编孙健手稿(画册联络小组收藏)

作为资深气候变化科普宣传专家,主编孙健(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反复审读本书,对气候变化科学图表部分,亲自搜集资料,并对初稿字斟句酌,反复修改。

副主编胡欣(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十分关注中国天气网气候变化频道的发展,在电梯里每次碰到气候变化编辑小组的成员都会询问本书的进展、气候变化活动及频道的改版升级情况,对本书给予了大力支持。

副主编李海胜(网络室主任)从中国天气网《气候变化故事》专题诞生之日起,就萌生了要将专题印刷成精品画册的想法,并多次催促并指导气候变化编辑小组将画册的策划制作工作提上日程。从本书的策划到最终定稿印刷,他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质量的监督和流程方面的把握,为本画册的顺利出炉以及确保画册的品质和格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编委白静玉作为本书的执行主编,从网络专题策划之初,对内容、选题都给予了全面指导,在所有专题中,最出彩的标题之一--"铅华褪尽珊瑚'娇'不在"就出自她的创意。在画册的策划和制作各环节,白静玉(时任网络室采编科科长,现任网络室副主任)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加班加点,一遍又一遍地审阅小样(共打印5版小样),对排版、图注、文字,都一一审查和修改。她还针对之前气候变化故事专题过于单薄的弱势,提出将"低碳漫画"、"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气候变化科学图表"、"气候变化常用网址"等内容加入本书,使之变得更加充实。

卫晓莉、赵嫣嫣、李婷婷、冀艺、周希等中国天气网的同事和贾朋群等外单位的专家以及易兰、虞鑫等国际环保组织的朋友也为气候变化故事专题、画册的编排提供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素材和倾心帮助,在此不一一赘述。

画册前身:气候变化编辑小组从电视专题片突获灵感创专题

两年前的6月1日,从事了五年气象影视电视节目制作工作的叶海英(现任中国天气网气候变化频道主管),从华风集团来到了中国天气网这个全新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负责气候变化频道的维护工作。那时的中国天气网还没有正式上线,整个网站的框架和内容由问天网原班人马搭建。

当时哥本哈根大会还没有召开,气候变化还没有现在这么耳熟能详,气候变化的公众宣传工作也尚无成熟的模式,公众对于科学图表和气候变化原理的接受也很有限。中国天气网正式上线之后,由叶海英和当时国际天气资讯频道的负责人张慧媛组成的一个半人(慧媛同时负责国际资讯编译,所以戏称半个气候变化编辑)的编辑团队开始了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跌跌撞撞的摸索之路。

最初,频道靠转发外网资讯和翻译国外的气候变化科普文章博得了一些点击率,但一直缺乏原创文章和亮点,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在领导的鼓励和督促之下,我们俩灵机一动,根据以往做电视节目时讲故事的手法,在卫晓莉、周希、冀艺等人的帮助下,做出了第一个气候变化故事专题--《如履薄冰的北极熊》。专题上线之后,得到了李海胜、白静玉等网络室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并协助将此专题推广到新浪网、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并在局内外做了广泛宣传,获得了业界同仁和网友的认可和好评。

在新人黄德利(气候变化频道资深编辑)加盟之后,我们三人组又陆续推出了《铅华褪尽珊瑚娇不再》、《如果地球没有了肺》、《海平面上升,有多少城市即将沉没》、《美丽湿地 非诚勿扰》、《冰川告急 冰川恐成追忆》、《朝代兴亡 气候决定》、《当海洋空空如也》、《全球变暖让台风更疯狂》、《地球癌症"荒漠化"》等十期专题。这些专题在技术科美工冀艺的精心设计下,图文并茂,不仅可读,而且视觉上也给人美的享受和震撼。如今,网站专题仍然在继续,我们的选题没有枯竭,反而越来越多,并向原创化、精品化的方向转变。

但是,这些专题也有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如何将比较多而繁杂的网络信息变得专而精,如何将分辨率不高的图片印刷精美,这是专题转变为画册时最重要的问题。这时,我们又得到了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还有国际环保组织、印刷公司和天气网美工李婷婷、图片组摄影师赵嫣嫣对我们的大力帮助,让这本画册拥有了大量原创图片和优良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在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上,我们也暴露出资料不足,描述不够生动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主编孙健亲自搜集资料,将气候变暖的原理,科学家对气候变化是如何观测出来的等等,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从稚嫩到成熟,从毛毛虫到蝴蝶,在画册的编写过程中,我想,每个人都在成长着、进步着、收获着,引用一位前辈的话来说,我们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关乎地球和全人类的命运。希望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变化公众宣传方面的声音能像郑国光局长期望的那样,响彻中国,传遍全球。(文:叶海英)